春节临近,据说上海市民普遍流行取大量现金备用。
这二天银行里现金枯竭,也就罢了。最让人不能忍受的,是老头老太占着柜台,一眼望去人山人海。
大堂经理小姐笑咪咪地对我说,"您办什么业务,取款?建议您去 ATM机上取。我行的超级网银业务知道不"。
"我取美金",我没好气地说。
俗话说,"凡人买理财,死一户口簿"。
银行里代卖理财和保险产品,那是谁卖谁死。卖一单死一家分行。
昨天,俺 LP 和我商量创业的问题。我说,"你要观察到,体会到,愤怒到,这个社会上有许多不合理的事"。
将这些不合理的事解决了,合理了,改善效率了。你就创造了生产力,降低成本提高品质赚到了钱"。
"啊,那我觉得现在的社会很不合理呀"。
我猛一哆嗦,"这个大业太难了,换个简单点的"。
说个小一点的例子,就是现在银行柜台流程,是完全不合理的。如果允许私人开办银行,你可以轻易地击败中国所有银行。
第一个不合理处,是对柜面资源的成本估算完全不合理。
一家典型的支行。以上海目前的工资,柜员大约在 7000 元左右。算上四金福利等总成本,则在 14000。
也就是说,每天的人力成本在 500 元。每小时 60 元。如果按照理财产品 0.6%的佣金,则每小时要卖掉 10000 元的理财或保险,可以打平。
但是,这仅仅是柜台的人力成本。如果考虑到房租,水电,通信,设备折旧,管理,总部摊分费用以及税负。则一线人力成本通常只占总成本 15~20%左右。即每小时服务成本是 300 元,每分钟 5 元。
这二天银行里现金枯竭,也就罢了。最让人不能忍受的,是老头老太占着柜台,一眼望去人山人海。
大堂经理小姐笑咪咪地对我说,"您办什么业务,取款?建议您去 ATM机上取。我行的超级网银业务知道不"。
"我取美金",我没好气地说。
俗话说,"凡人买理财,死一户口簿"。
银行里代卖理财和保险产品,那是谁卖谁死。卖一单死一家分行。
昨天,俺 LP 和我商量创业的问题。我说,"你要观察到,体会到,愤怒到,这个社会上有许多不合理的事"。
将这些不合理的事解决了,合理了,改善效率了。你就创造了生产力,降低成本提高品质赚到了钱"。
"啊,那我觉得现在的社会很不合理呀"。
我猛一哆嗦,"这个大业太难了,换个简单点的"。
说个小一点的例子,就是现在银行柜台流程,是完全不合理的。如果允许私人开办银行,你可以轻易地击败中国所有银行。
第一个不合理处,是对柜面资源的成本估算完全不合理。
一家典型的支行。以上海目前的工资,柜员大约在 7000 元左右。算上四金福利等总成本,则在 14000。
也就是说,每天的人力成本在 500 元。每小时 60 元。如果按照理财产品 0.6%的佣金,则每小时要卖掉 10000 元的理财或保险,可以打平。
但是,这仅仅是柜台的人力成本。如果考虑到房租,水电,通信,设备折旧,管理,总部摊分费用以及税负。则一线人力成本通常只占总成本 15~20%左右。即每小时服务成本是 300 元,每分钟 5 元。
站在我前面的那一对外地人,目前已经耗时 1.5 个小时了。也就是说,仅仅在他们身上,银行的成本就已经损耗至 500 元之多。而他们可以贡献多少业务呢或许仅仅是开个户而已。如果他们是购买理财、保险产品,则他们至少得购买 10 万元以上,才能给银行贡献利润。
这就说到了第二个不合理之处,银行的手续流程,完全不合理。
在所有的银行业务中,我们最痛恨的是卖理财,卖保险。
每次你遇见申购理财产品的,就意味着一整个窗口彻底瘫痪,半小时甚至一小时完全不动。如果不幸买理财的是老太,那就是灾难加倍,杀伤力乘二。
为什么呢,因为卖理财,卖保险,通常不是卖银行自身的产品。而是代销第三方保险公司,基金公司,证券公司的相关产品。
在这种情况下,你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在某基金公司“开个户”。
开个户,你就需要填写身份证信息,家庭住址,邮编电话。对于某些比较考究的,或许还要填配偶信息,学历,职业,职务,收入信息,工种类别。
这样一串表格填下来,哪怕你是龙飞凤舞的草书,也要填上五六分钟。如果是戴老花眼,每一个空格填写之前,都要仔细想一想,深怕填错担法律责任,偶尔还要问一下大堂经理具体类别的变态老太,排在后面的人真要欲哭无泪了。
所以说:“凡人买保险,死一户口簿”。
其实这是完全不合理,极为低效,充满了旧时代的落后产能。
为什么,因为中国银行业,脱胎于五六十年代,手写笔记的会计制度。而 80 年代大搞所谓的“会计电算化”,换汤不换药,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思路。
这就说到了第二个不合理之处,银行的手续流程,完全不合理。
在所有的银行业务中,我们最痛恨的是卖理财,卖保险。
每次你遇见申购理财产品的,就意味着一整个窗口彻底瘫痪,半小时甚至一小时完全不动。如果不幸买理财的是老太,那就是灾难加倍,杀伤力乘二。
为什么呢,因为卖理财,卖保险,通常不是卖银行自身的产品。而是代销第三方保险公司,基金公司,证券公司的相关产品。
在这种情况下,你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在某基金公司“开个户”。
开个户,你就需要填写身份证信息,家庭住址,邮编电话。对于某些比较考究的,或许还要填配偶信息,学历,职业,职务,收入信息,工种类别。
这样一串表格填下来,哪怕你是龙飞凤舞的草书,也要填上五六分钟。如果是戴老花眼,每一个空格填写之前,都要仔细想一想,深怕填错担法律责任,偶尔还要问一下大堂经理具体类别的变态老太,排在后面的人真要欲哭无泪了。
所以说:“凡人买保险,死一户口簿”。
其实这是完全不合理,极为低效,充满了旧时代的落后产能。
为什么,因为中国银行业,脱胎于五六十年代,手写笔记的会计制度。而 80 年代大搞所谓的“会计电算化”,换汤不换药,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思路。
对于银行来说,所有信息都是通用的。客户上来,拍一下第二代身份证。所有的信息内容自动调用,第三方基金公司表格自动填写,然后客户直接签个字就可以了。
互联网信息时代了,何必再抄几十份表格!
最近上微博,铅笔社提出了一个口号:“谈毒不谈量,良心一定坏”。
相对应的,其实还有另一个口号: 谈错误不谈解决方案,良心一定坏”。
我们认为中国的银行柜台服务,是低效的,前工业时代的,腐朽的不思改进的。如果天马行空地想一想,放开银行业,你自己可以开银行,你会怎么改?
我们的答案是,只要一个签名。
任何一个人,前去银行柜台之前,他都应该在网银上操作。但有很多事,是网银上不能做的。譬如我今天去,做了三件事:
1)取了 4900 美金
2)取了 30300 人民币现金
3)申请了一个手机银行密码器
4)为另一张借记卡开通网银
这四件事,单纯地在工商银行网银上无法操作。如果你能设计系统,你该如何改进。
我设想中的解决方案,就是“在网银上预约”。
譬如说,我在网银上,可以预先设置好,2 月 6 日,我要到 xx 分行,去办理四件业务。取美金,取人民币,取密码器,开网银。
这些事在 Internet 上办好之后,银行给我一个号码。譬如说十位数的条形码。
然后我今天任何一个时间,去到工商银行,出示这个号码。
互联网信息时代了,何必再抄几十份表格!
最近上微博,铅笔社提出了一个口号:“谈毒不谈量,良心一定坏”。
相对应的,其实还有另一个口号: 谈错误不谈解决方案,良心一定坏”。
我们认为中国的银行柜台服务,是低效的,前工业时代的,腐朽的不思改进的。如果天马行空地想一想,放开银行业,你自己可以开银行,你会怎么改?
我们的答案是,只要一个签名。
任何一个人,前去银行柜台之前,他都应该在网银上操作。但有很多事,是网银上不能做的。譬如我今天去,做了三件事:
1)取了 4900 美金
2)取了 30300 人民币现金
3)申请了一个手机银行密码器
4)为另一张借记卡开通网银
这四件事,单纯地在工商银行网银上无法操作。如果你能设计系统,你该如何改进。
我设想中的解决方案,就是“在网银上预约”。
譬如说,我在网银上,可以预先设置好,2 月 6 日,我要到 xx 分行,去办理四件业务。取美金,取人民币,取密码器,开网银。
这些事在 Internet 上办好之后,银行给我一个号码。譬如说十位数的条形码。
然后我今天任何一个时间,去到工商银行,出示这个号码。
银行柜员给我一个塑料袋,“东西都在里面了,您签个字就可以全部拿走”。银行应该象一号店一样。
这样,从理论上来说,任何一个客户,只需要服务二分钟。其中一分钟是检验我的四项东西,一分钟是签名。
如果你再问,变态老头老太不会上网怎么办。那你可以弄十台电脑放在大堂里,然后再找一群 7000 元工资的大堂小姐,辅助他们。
如果你再问,“如果老头老太用不惯电脑”怎么办。那么,你就直接宣布,所有的柜台服务,是要收费的!
从你上柜台,出示你的账户号码开始,每小时 300 元,每分钟 5 元钱,一直不停地会从你的账户里扣除。
我保管,老头老太学电脑,会比任何人都快。你以为他们傻啊。
(yevon_ou@yahoo.com,2013 年 2 月 6 日)
其实我前面的计算,还存在一些问题。柜面成本的实际计量,还有一个指标,即定存利息和银行间隔夜拆解利息之差。
香港有一些银行(大陆也有),几乎完全没有存款,也不乐衷于开设分行。以至于消费者错误地以为他们是小银行。但实际上他们的规模非常大,在资产市场也是绝对的呼风唤雨。
为什么,因为他们的主要资金来源,不是依靠营业网点和散户吸储。而是靠银行间拆借市场,靠批发市场,大规模地拆借而来。
在所有的资金成本之中,散户的储蓄利息(定期 2.75%,活期 0.36%)是最低的。但问题是,你必须考虑到你的营销成本,包括这么多的分行分店,以及店铺和人力成本。所以总体算来,加上这些营运费用,总成本并不低。
许多银行计算下来,觉得开分行并不划算。更有效率的做法,应该是从资本市场拆借。工商银
这样,从理论上来说,任何一个客户,只需要服务二分钟。其中一分钟是检验我的四项东西,一分钟是签名。
如果你再问,变态老头老太不会上网怎么办。那你可以弄十台电脑放在大堂里,然后再找一群 7000 元工资的大堂小姐,辅助他们。
如果你再问,“如果老头老太用不惯电脑”怎么办。那么,你就直接宣布,所有的柜台服务,是要收费的!
从你上柜台,出示你的账户号码开始,每小时 300 元,每分钟 5 元钱,一直不停地会从你的账户里扣除。
我保管,老头老太学电脑,会比任何人都快。你以为他们傻啊。
(yevon_ou@yahoo.com,2013 年 2 月 6 日)
其实我前面的计算,还存在一些问题。柜面成本的实际计量,还有一个指标,即定存利息和银行间隔夜拆解利息之差。
香港有一些银行(大陆也有),几乎完全没有存款,也不乐衷于开设分行。以至于消费者错误地以为他们是小银行。但实际上他们的规模非常大,在资产市场也是绝对的呼风唤雨。
为什么,因为他们的主要资金来源,不是依靠营业网点和散户吸储。而是靠银行间拆借市场,靠批发市场,大规模地拆借而来。
在所有的资金成本之中,散户的储蓄利息(定期 2.75%,活期 0.36%)是最低的。但问题是,你必须考虑到你的营销成本,包括这么多的分行分店,以及店铺和人力成本。所以总体算来,加上这些营运费用,总成本并不低。
许多银行计算下来,觉得开分行并不划算。更有效率的做法,应该是从资本市场拆借。工商银
行作为最大的散户吸纳方,并不能有效地将资源配置到每一个角落。各特色银行完全可以以一个稍高的利率,从工商银行手中接过存款。
这一个差额,就表现为银行间拆借市场(一般是三个月期),和散户存款利率之差。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很有效率的模式。商业自有其精髓,很多银行有着远远超越四大行的资金回报率和股本回报率,即时在国际任何一个角落,这种大型的所谓 Commercial Bank,或者说全能型综合型银行,也都不是最有钱的。
但是,纯拆借性市场,也有一个死穴。
其死穴就是,一旦市场大幅波动,甚至抽紧到完全没有流动性时,这些银行或许会死得很惨。
譬如说一个例子,就是 1997 年索罗斯冲击香港,制造金融风暴的时候。当时,银行间隔夜利息,飙升至 800%,甚至有过一夜一亿(息)的例子。所有的银行都收紧口袋,没有任何一家银行在市场上借出资金。当时,不是利率和利息的问题,而是根本就借不到钱。
在这样情况下,纯拆借式银行如果没有准备,又正好遇见挤兑,就会死得很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