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因何长安#Y44
如题图,《长安十二时辰》一开播,朋友圈盯着影视口的姐姐阿姨都疯了,会费充满,去看魂牵梦萦的四字弟弟。
结果看着看着,却被不良人张小敬这条线抓住。(说好的颜党一点原则没有)
(一)不良人
“不良人”题材,这两年在国产动画界是一个不错的IP,出过几个投资回报和口碑都不错的项目。这类题材讨观众(主要是95后小年轻网瘾观众)喜欢的点,是在于容易赋予中二的个人英雄情怀。
道理和港产警匪片类似:
“差佬”首先身材和武力值都是不错的,偶尔再加上推理或者记忆超群、感官敏锐这种破案buff,就能成为令人敬服的“神探”。编剧还会给他们塑造一些人格上的主角光环,讲义气之类的,让他们人缘极好,最后还有一个潜藏的背景——“差佬”的社会地位其实并不算太高,是真正来自人民群众的英雄,容易制造“感动瞬间”。
不良人,就是古代差佬。
特别讨喜的角色设定。
马亲王是从互联网博客时代走过来的作者,深谙大众文学“一攻一受”“守护与被守护”的创作基本原则。塑造的角色张小敬,浪子暖男,特别赚眼泪。也因为这个角色,观众有了个机会可以了解了解“古代差佬”不良人到底是怎样的存在。
你翻翻历史书,在正史和官制里,三省六部,九寺五监,是没有不良人这个名字的。
它不入官制而属于吏,地方基层治安官、片儿警。
《说铃续》记载:缉事番役,在唐称不良人。
缉捕盗贼、抓人服役,干得都是脏活累活,只与“布鲁克林”最凶神恶煞的人打交道,其他上档次的体面案件还许碰呢。
而在“守护与被守护”的主角结构里,被守护的四字弟弟,则是有一份光明“事业”的。
写得出“天覆吾,地载吾,天地生吾有意无。焉能不贵复不去,空作昂藏一丈夫。”的句子,家族发迹可以追溯到前朝,自小和太子交好,而且还修道学,怎么看都是一个冲击宰相的配置。
与这份光明的事业相比,不良人张小敬那只算有份糊口的“差事”。
当然了,因为文学创作,让这样一个不良人,竟有机缘与六世公卿的公子李必联手破案,本身在戏剧性上就满足了老百姓的心理。
更何况,那个把他们连接起来的理想,还是最热血的,“守卫长安”。
只是戏剧之所以为戏剧正是因为冲破了现实中的不可能,你自己知道便好了。
但马亲王几十万字的书稿,并不仅仅为了说这一场跨越阶层的冒险,还另有一颗玲珑心。
(二)长安
有唐一代,是个奇葩的神转折王朝。
不仅它自己在中国古代史里是一个重要的转捩,经济、zz、兵役军方乃至外交和宗教,它之前和它之后都全然不同。而且自己本身也因为安史之乱,分成了泾渭分明的盛衰两截。
马亲王在刀尖边疯狂试探,写的也偏偏是这转折的前夜。
张小敬原本是陇右兵。
唐代管这种叫“府兵”。府,这个概念,类似于“生产建设bing团”。在唐代,不会种地的壮劳力不是好士兵。当时种田的人不一定要去当bing,但当了bing一定得种田。
在此之前的历朝历代,bing源都是从农民中来的,入伍后只管戍边作战,养bing费用都从国库里来。
但是唐代的时候,zf觉得巍巍上朝要养那么多bing,实在负担太重,不如还是冰团自己种地养活自己吧。而且唐朝很快就迎来空前的繁荣富强,万邦来朝太平盛世,士冰兼职种地也没什么不可的。
当时的经济制度叫做“租庸调”,主要是从老百姓生产的盈余中抽“增量”的税,本来就算薄傜轻赋了,一旦当了府冰,连这点租庸调都免了。
而且府冰还有一段时间要为各地zf轮值宿卫,地方上的宿卫可以和地方zf结交,而靠近中央就更近水楼台,太宗时期,皇帝自己会与中央宿卫在宫廷习射,怎么看都是有荣光的事。所以很多家庭条件很好的人,也愿意送儿子去做府冰。
(三)大案牍术
在《长安十二时辰》里,作者说,李必用谋士徐宾的“大案牍术”才在众多候选人里,寻觅到张小敬,与他一起解长安之困。
他不仅有能力,还有执念。
当他把张小敬找来时,他已经是个落魄的阶下囚。不仅一身本领和治安之心无处施展,还惹得对zf的满腔愤懑。而且随着后来的剧情介绍,在做陇右冰时期还失去了一团最好的战友,心性大受打击。
这么看来,好端端的府冰制度,怎么没能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呢?
当然,为了书和剧能平安面世,更接近历史真相的结论作者也没敢说:
府bing制度不仅没持续成功,而且可以说是失败的。
失败到动摇了大唐的根基。
为了解释原因,我们先说回大案牍术。
弹幕网友机智,刷屏说,徐宾一摸珠子,就开启了搜索引擎,所谓大案牍术,就是基于各部各衙门的档案记录,形成的“大数据检索术”。
就像现在马爸爸家的后台能算出你下个星期五的深夜会买哪件东西一样,基于对一个人履历档案的推算,徐宾找到了最适合为李必办案的不良人张小敬。
发现关键了吗?
大案牍术的核心在于,精准详实且覆盖全员的数据资料。
剧里有一个细节,是说配角龙波藏身于坊间,后来因为对不上坊民登记的记录而被列为嫌疑人——当时的坊民登记,详细到五官特征都有。
大案牍术是剧情里的一个技能buff。但历史上唐代初期不管是经济还是兵役军防,也都以“大数据”为基础。
“租庸调”之所以能推行,收税的基础是人头和地头,全靠账籍。一年一造账,三年一造籍。所有记录地方上能向上查15年,中央户部能查9年。各种迁移、变动,人员增减都能查实。
而“府冰”制度更是了。府bing作战,所有行事记录均在册,有奖有罚,特别是阵亡受伤等情况,军队都会立即上报给zy,再转至地方zf对其家属进行慰问,送温暖工作做得足足的,家人及时得到勋爵赏恤,心里也有安慰。j队的精神、凝聚力,都在。
可是太平安稳的日子一久,层层的部门里每个环节松懈1成,就逐渐令长堤溃败。
税收问题因为还牵扯地方zf的吃饭问题,实实在在的相关利益,所以即便账籍记录修正不及时,该收的钱倒也没差太多。
但是jd管理就不一样了。远在边防的战士发生了伤亡,一直等口耳相传回了老家,人家丧事都办完了,zy的慰问和抚恤还没送到,发生过几次,人心就寒凉了。死的人仿佛白死,久而久之人心就不在了。
特别是前面讲的,府bing里不少还是优渥家庭的孩子,因为后来大案牍登记不勤不详,很多轮值的宿卫逐渐沦为权贵的苦工,即使不去前线打仗,留在长安也要被调用去给大臣修园子理花园。之后出了大事,这些寒了心的人根本不愿再卖力卖命。
如果仅看前半部分的一小段时期,唐的经济和兵防制度都可圈可点。但再好的制度也不是纸文上的宣言,而是一层一层的来来往往的能量传导。每一项策令、每一笔账籍改动,都不能疏忽松懈。
能量会在传递中损耗,就必须在各个节点再被源源不断地补充——这,就是每个岗位的人的警醒明净之心。
在盛世歌舞里松懈着、模糊着,唐朝的中气,后来被一场安史之乱打散了。曾经那种万国来朝的恢弘气象,这一毁,自此就再没真正复兴过。
(四)明察秋毫
小时候看到成语“明察秋毫”,多半是在什么包青天断案的戏里,大家夸审案老爷明辨是非用的。
可是随着年岁渐长,眼睛从小小一方电视机移到一座城市,甚至更广大的土地上,看到尺度拉得更长的过去和未来,才明白“明察秋毫”意味着什么。
越是治大业,越依然不苟于细。
唐人的基业是这样,个人的基业也是。
长安因何长安?
你可以有很大的Q力,长安靖安司任你调遣,而你也知道去哪里找哪个线人要到准确情报。
你坐拥巨大的财富,但依然知道如何开一家挣钱的小店,如何写一篇赚眼球的好文章。
你眼里有宏观上的大数,也同时对人心思潮的细微变化有着真切的体感。
而不是在富饶中麻木,并丢了去明察秋毫的心力。
像有的人看似在高楼巨宇之间体面地穿梭,张口闭口为大厂办事,但却连“顾客为什么买”这么朴素的道理都不懂。动线、陈列、布光这些琐事不屑于学习,也全然不知真正的经商之道,最后开酒吧砸的钱,自然活该都变成地主老板娘背的包包。
(芸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