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回 #2021.6.11
一)金财铃
传说周迅把窦靖童“吃”得死死的,是哪里的事。
哦,我想起来了,电影《第十一回》。
我是昨天晚上回北京的,G486的火车上,五个多小时,昏昏沉沉,月稀星晦。
西站出来换乘地铁,几乎最后一班车了。
站台的大妈,张罗着进站和锁门。
身边最开始是抠脚大汉,后来换了一个OL,再后来什么也没有了。
一个象哥哥这样有钱的人,是不是都坐头等舱。
车站下来,都不说小弟和奔驰跪迎吧。至少也是“滴滴专车”,200元接送。
不好意思,我坐的是地铁,才花了6元。
哥哥是入世的,不是出世的。
《第十一回》,讲的是小人物的故事。
虽然是陈建斌的电影,汇集了周迅,陈建斌,大鹏,窦靖童,宋佳,春夏,王学斌等一线演员。
但故事,实在讲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贫民”生活。
-
主角陈建斌,是个卖豆花的。
-
大鹏是三流文青,没什么钱。
-
苟大爷是门房,窦靖童不良少女,牛犇是街坊邻居。
俺疲惫地闭上双眼,抱着iPad,看到一半,昏昏欲睡。
小人物的世界,我并不关心。
家长里短,恩怨是非,所有的爱恨情仇,都十分简单。
“贾冰”一张20万元的支票,解决了一切。
二)琐事
回到了北京,有一堆的话题可以聊。
-
例如某人说了,“像押注地价永远不跌的人终会付出沉重代价”。 -
高考终于结束了,土猪还能不能拱白菜,语文大题如何分析。 -
浦东的独立立法权。 -
一方面严打“虚高”挂牌房价,一面纵容滴水湖二手房挂7W -
重庆土著套餐,攻击真内环唐家沱,推销远20KM的昂贵中央公园。
《挂牌价破7万!临港依旧无法复制前滩神话!》,骗局无所不在,哪头猪告诉你数据真实!
你说我会写哪篇分析。
我哪篇都不会写,俺只感到深深的疲倦。
就如同“都市夜归人”,在深夜搭乘着最后一班地铁。
凄凉的夜空中推着行李箱。月影老树唢呐,唱不尽我思念你的愁绪。
你那可爱的,调皮的,狡黠精灵的大眼睛。
我的宝。

以上这所有“热点话题”,其本质,和“第十一回”是没有差别的。
我不客气地说,今天你们写的一切分析“重磅”“头条”“Break News”。
如果你在日历中,抽掉了一个月。
我只感到世人的营营碌碌,纷纷扰扰。
他们费尽心机,捕捉每一分“噪音”。试图在噪音中,最大化利益,哪怕多赚几千元。
“第十一回”中,牛犇可以为了一锅鸡汤,敲马家的玻璃,盯着你喝完才算放心。
在他心中,一锅鸡汤,就是当天“最大的事”。
就是生活中的大事。
如果你站得够高,A8/A9的财力,远远超出“第十一回”中,金财玲的社会阶层。
小人物的算计,恩怨,图谋,对你来说,是非常可笑,而且淡泊的。丝毫不足牵挂。
今天我看“六月房产新闻”,也是同样的感觉。
营营碌碌,鸡毛蒜皮,有什么值得好写的呢。
若不是为了广告费,哪一条我都懒得评论。
那些奋笔疾书的“同行”,激动高血压的上蹿下跳,我尊重你们的工作,俺只是感到厌倦。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tuóyuè)乎?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社会是分阶层的。
“第十一回”底层人民的算计,在更高资源人眼中,鸡毛蒜皮。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
我们的“光辉与荣耀”,在更高阶层人眼中,也是鸡毛蒜皮,一文不值。
若不是还要“糊口饭吃”,我宁可闲云野鹤,隐士山林。
今天的所做一切,真心毫无意义。
三)六月工作安排
六月最重要的事,要卖一套虹口的房子。
已经很接近售出了,每天3~4组看房。可就是迟迟收不到定金,真是折磨死人。
紧接着,卖完了这套。
还有卖一套普陀的,一套田林,九套康城。
上海出货行情,全力卖出,卖到一套不留。
卖掉三套房子,大概可以还清我的所有私人外债。
“随库论坛”有一个糟糕之处。
我们这么大的流量,几乎卖什么,都卖得出去。
唯独卖“我自己”的房子,没法卖。
世人都知道俺是房产专家,精算无误。
我买进的,一定是战略买点。我卖出的,一定是战略卖点。
所以没有随库粉,买俺的房子。
谁敢和我做交易啊………
其实这房子,卖得真不贵。
而且确实会,还要涨………是真的会涨,留出了“升值”空间给你。
我实在是太缺现金,太缺现金了。
这么多的债主,真心烦死了负债的人生。
(知名不具,泠夜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