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周简史 --- 徐州建国 #J496
一)东夷人
周穆王十七年,BC 985,因为长期的压迫,掠夺,侵蚀,“东夷人”建国了。
东夷人,这个古老的民族。
早在“商朝”进驻中原前,他们就已经存在。
“武庚”多次东征。商代最后几位帝王,武乙,太丁,帝乙,长期和东夷作战。
“商纣王”最后的灭亡,也是因为“主力”在东线,急切调不回来,才被“牧野之战”姬周偷袭。
但是“东夷”,从来都不是一个完整的国家。
没有强势的“国王”,也没有王城。
东夷是散落在黄淮之间,各个原生态的村庄。
风俗,血脉,各自不同。
从蛮荒中走来,人类最初的Settles.
从BC 1298盘庚迁殷,到BC 985,整整三百年的时间,“东夷”人都没有建立国家。
北美草原的印第安文明。
按照“自然状态”,哪怕再给他们一千年,或许也不会建立国家。

二)徐州建国
周穆王屠犬戎。最初的时分,犬戎也不知道什么是“王”,什么是“王朝”。
直到整村整村被屠,血海深仇。周穆王教他们做人了。
哪怕双方的“部族”总人口,差不多。
-
一方是有组织的,成千上万人的庞大军团。
-
一方是散漫的,以村庄为单位,百人小组被屠杀。
哪怕再原始混沌,经历了几次“大型”会战,也会懂得为了生存,为了不被屠村,你得组织起来“军事”。
哪怕再分散孤立,学着周朝的样子,学着周朝的王,也得了“王政”。
文明在征服野蛮的同时,也在刺激着野蛮,走向文明。 (以色列人想要一个王)
在诸波“华夏扩张”中,东夷人是阻力第一线,也是受伤最惨的。
黄河诸封国的人口,实力增长,不可避免要对“黄淮之间”进行侵蚀。
耕地的抢占,人口的掠夺,屠村,贩为奴隶。
终于,东夷人想要自己的国家。
一个全新的帝国,以徐州为中心,正在兴起。
徐州诞生了大英雄“徐子诞”。
三十六个村落,纷纷向他依附。

徐国的版图500里,一直延伸到黄河南岸。
按照《从王权到皇权》,一个蛮族集团凝聚成国家,即为一个新的大公国崛起。
三)诸侯地位
“徐州”建国的时候,周穆王还在祁连山。
他不仅不在东方,不在中原,不在镐京,甚至不在凤翔岐山。
而是在西宁,带着全部的主力军团。
在万里之遥的极西唐古拉山。
周穆王接到消息,他立刻做了一个重要无比的政治判断。
西周绝不接受东夷建国。
这是一个完全违背普通人“下士”常识,但却是符合“上士”政治逻辑的。
对于普通人来说,受的是正统“道德”教育。
徐州,本来就是东夷人的土地。
东夷人在他们自己的国土建国,原生民族,合情合理。
但是站在“周穆王”的角度,他绝不是这样想的。
绝对不能,给予东夷人平等的诸侯国地位。
当华夏民族向东,东南扩张时,他们面对的是“蛮族”。
夷蛮狄戎,等价于“禽兽”。
“蛮夷”的土地,就象印第安人“无主”土地一样,是可以抢的。
但是,一旦东方凝聚成“政权”。你就需要按平等政权的模式,来对待徐国。
土地不再是无主所有。而是属于“政府”君王。
对于一个“平等”诸侯国,你就必须遵守外交礼仪。
你不可以侵略他,不可以挪动国境线,杀徐国人还需要许可证。
周穆王既然下决心,在东方要进行“殖民拓展”;
他就绝不可接受,徐州在政治上成为一个“平等诸侯国”。

说句题外话,很多历史学家认为,“印第安人”唯一的机会,是18世纪成立一个国家,然后和欧洲人签约。
按照当时“国际法”的规矩和风气,并且印第安人可以遵守绅士,外交礼节的话,他们是非常有希望,把白人殖民者阻拦在“国际法”之外的。
这样,虽然人口渗透无法避免,印第安人却可以保有国体,国境线和治外法权。
只要“最终暴力”掌握在手,外国商人闹得再大,都有办法收拾。
四)偷袭
“周六师”的主力部队,全部都在西宁。
有一种说法认为,周穆王甚至把“拱卫”洛阳的殷四师,都抽调了不少。
-
炎,驻扎防守莱夷
-
古,驻扎防守淮夷
-
堂,驻扎防守楚夷
-
鄂,驻扎防守荆蛮
很显然,这四支都是驻扎防守部队。而不是“野战”机动部队。
当徐偃开始闹建国时,周穆王手中是无兵可调的。
周穆王做了二件事:
1)他正式官宣,承认徐国的独立完整地位。
2)他派兵偷袭
周穆王做了一件,他这辈子最“聪明”的事。
他派了一个姓“赵”的手下,骑着最快的快马,前往南方的楚国,偷偷商议夹击偷袭徐国。
花絮一:造父是宗周造车最好的工匠。千里联络楚国,他立了大功,被封在了“赵城”(山西洪洞),是中国所有“赵”姓的始祖。
花絮二:嬴政也姓赵。是造父的子孙。
花絮三:周穆王用八匹骏马,火速往回赶。这部分说明了周穆王并不在水道上,否则他就坐船了。河流的便利,远远超过最快的骏马。而一个60岁的老人,长途骏马奔驰,也不是轻松的事。
另一方面,古代大军不可能脱离河流太远。这也辅证了“从渭河跃往黄河”,穆天子在西宁。
五)结语
从任何一个角度,周穆王绝不“蠢”。
即使不如传统史书风评“大帝”,明君。
但周穆王绝对是一个有权威的人,勤奋刻苦的君王,有聪明决断的君主。
按照985/211的培养标准,绝大多数的子女,无法象姬满一样,忍受几十年在祁连山寻找山隘。

但历史,就是这么诡异。
百因必有果,埋葬周王朝的钉子,便是在周穆王时期,一根根钉下去的。
北伐,西征,东讨,满盘皆输。
未完待续,还有一节。
(知名不具,泠夜辉,2021年8月8日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