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无锡再出招
过去一个半月里,要论救市最频繁的地区,非长三角莫属,要论城市,那南京和无锡,是当之无愧的冠亚军。
过去一个半月里,要论救市最频繁的地区,非长三角莫属,要论城市,那南京和无锡,是当之无愧的冠亚军。
南京在过去的一个半月里,有6次左右的救市操作。其中还有两次被叫停,第一次是全面取消二手房限购,几个小时后被撤回。
5月30日,南京再度只保留鼓楼、玄武、秦淮、建邺核心四区的限购,其余全部放开,也即江宁、栖霞和雨花台三区都解除限购了。
事情发酵之后,官媒出来辟谣了。新京报发文,被传言解除限购的三个区,仍执行限购政策。

这算是南京二度政策一日游了。
按照中国的传统来说,无风不起浪,大概取消的事情还是有的,只不过是在试探而已。这也足见南京现在救市有多迫切。
和南京一样,5月30日无锡也传出了再度放松限购的措施。和南京不一样的是,无锡是官宣。
无锡住建局5月30日发布《关于支持改善性住房需求和加快去库存的通知》,提出:
1.支持改善性住房需求,对购买144平方米(含)以上商品住房适当放宽限购。
2.鼓励购买预(销)售商办用房,自本通知下发一年内签订商品房销售合同并网签备案的,由开发项目所在地予以已缴纳契税50%的购房补贴,具体操作细则由市(县)区政府制订。
3.进一步探索商办用房改租赁住宅的实施路径,鼓励各市(县)、区采用成本价回购存量商办项目用于改建租赁住房。

三条内容中,只有第一条与住宅有关。后两条是关于商业物业。
目前无锡只是出了一个通知,提到会放松144平米以上的限购措施,具体细节(如何放松,放松范围有多大)还有待进一步通知。
2救市上瘾的中国第二地级市
粗粗算来,这已经是无锡过去一个多月里第四次发布救市措施。
4月26日,无锡卫健委开天辟地地提出,二孩及以上户籍家庭可以获得在限购区域内多购买一套房子的权限。此后引发了南京、扬州、杭州、宁波、东莞、西安等多个城市效仿。
无锡这座中国第二地级市(2021年,无锡GDP高达14003亿元,位居内地城市14位,是24个万亿GDP城市之一,也是地级市中,仅次于苏州的存在,被称为中国第二地级市),也狠狠刷了一波存在感。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各个城市统计局
这一招是一石二鸟之计策,一方面打开有实力购房人群的通道,毕竟具备生两孩三孩的家庭,还能买得起第三套房的人,那是绝对的实力派。
另一方面,则通过给予房票,鼓励大家生娃。
5月2日,无锡对个人住房转让增值税免征年限,由5年调整为2年。
这一招是给二手房交易降低成本,释放二手房流动性。
5月11日,无锡再出招,购房人凭5月1日-5月31日期间在惠山区域内购买新建商品住房的商品房买卖网签备案合同,政府给予每户1-2万元惠民购物消费券(金额按照购房总价分类)
这没什么好解释的,直接给钱鼓励购房。
频繁的救市背后,其实不是无锡对救市有多执着,而是无锡楼市与生育率,都到了紧要关头。
人口方面,无锡统计局披露的数据显示,无锡60岁以上老人占比19.75%,65岁以上老人占比14.65%,已经处于深度老龄化社会。
此外,出生率持续下降,自然人口已经负增长。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无锡市统计局
一句话概括无锡的人口现状就是,老龄化加剧,出生率下滑,自然人口开始负增长。
这就能明白,为何“二孩以上家庭可以多买一套房”这样的政策发明地,会在无锡。因为有强烈的鼓励生育的需求。
与此同时,还有强烈的托底楼市的需求。
江浙沪繁华富庶之地,也是炒房重地,无锡也无法置身事外。房价与地价,在上一轮上涨大潮中,如芝麻开花般节节攀升。
如果这种击鼓传花可以无限下去,那自然没有问题。关键在于,市场规则之下,击鼓传花的游戏,总有终结的一天。
去年的信贷断流,算是楼市冷场的引信,今年的疫情与经济自身结构性矛盾加剧,最终让整个房地产市场,感受到了什么叫寒冬凛冽。
克而瑞数据显示,无锡4月份商品房成交面积环比下跌40%,同比下跌71%。

同时,截止到4月末,无锡的商品住宅库存量541万平方米,库存消化周期约24.7个月。
24.7个月,是住建部划定的12个月安全警戒线的两倍。
一句话,房子卖不出去,库存高企。这是当下绝大多数城市的共同烦恼,所以当下几乎没有不需要救市的城市。
3复苏没那么简单
在5月份中心城市救市引领下,中心城市的成交量略微好转了一些。
根据贝壳研究院最新披露的数据,5月份以来,苏州、徐州二手房日均成交量较4月份增长超过130%,南京环比增长超过50%,济南、东莞等城市成交量也均环比增长。
另据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统计,截至5月26日,深圳、苏州、南京、青岛、佛山、大连等城市二手房成交量超过4月份。
5月份数据略微回暖,是很正常的现象。毕竟疫情正在散去,各地流动性正在释放,这种大背景下,楼市成交量有所回暖再正常不过。
这并不意味着市场就回暖了。
在当下失业率高企、经济不确定、就业压力大、收入缩水的大背景下,放松调控并不能让楼市快速回暖。
大家都没钱了,每天都在担心工作,担心收入,很没有安全感。这种大环境下,你放松限购,还来个二孩以上家庭可以多购房,这不是南辕北辙吗?
想要救市,首先得救大家的收入,稳定大家的工作。只有就业率上去了,收入增长了,大家才有钱消费,才有钱买房。
否则,楼市冷场可能延续很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