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这两天博鳌房地产论坛易地广州举办,正赶上台风天,或许,大风暴天气也预示着什么。
艰难,已经是地产圈内圈外所有人的共识。
这场危局还会如何演变,行业颓势该如何扭转,那些危机下的房企与地产人又该何去何从,参会的人都想找到答案。
但,答案似乎并不简单。
一位在场的地产大佬郑重的表示,最严重的问题不是说危机有多严重,而是看不清问题。
在他看来,现在我们看到了很多baolei的民企,其实还有很多潜藏的可能baolei的企业,说不定哪天又baolei了。
而在民企baolei之外,他也在思考国企都是好好的吗?
在他看来,民企之外可能还隐藏着更严重的问题,比如国企资产质量、经营水平,比如很多地方政府平台的负债问题。或许,这场房地产债务危机的风暴会很猛烈,肯定是一场大变局,我们要意识到这个问题的足够性。
或许,旭辉董事长林中听到这句话时深有感触。
林中,大概是少数几位仍坚持参加博鳌房地产论坛的地产大佬之一。
当然,他愿意参会的背后是旭辉目前仍然是相对安全的,在会场,林中提出一个让与会者都大为赞同的观点。
林中指出,对不同的企业要分类对待,对已经出现债务违约的企业要进行风险隔离,让地方政府、地方监管部门以及AMC去进入。
对现在还没出现债务违约的企业,要扶一把,给他们注入一些流动性,让他们挺过这一关。企业主体如果不倒,就不会出现更多的烂尾的项目。
从大局来看,支持现在还没有债务违约的企业,就会消除未来有更多企业出现债务违约以后造成的烂尾楼。
对不同的企业应该有不同的政策或者不同的方法,很显然,这是个很实际的问题,尤其是对于旭辉这种已经陷入经营性现金流紧张但尚未baolei的房企而言。
别看眼下相对安全,政策不扶持一把,baolei也只是个时间问题。
2在场的社科院陈淮教授认为,现在要紧的就是先把还没baolei的企业救住,先救能救的,你不要这个危重病人还没救活,又送进来一个,先把不危重的别让他危重了,把这个做好,然后再分门别类,企业自救,给它一口气,打上强心针它能活过来。
地产之外,资本市场对房地产行业接下来的走势似乎更加悲观。

奥陆资本总裁蔡金强认为经营性现金流决定房企还能活多久,可悲的是今年上半年绝大多数房企经营性现金流为负,且真实负数比报表还要大不少,今年下半年经营性现金流的负数还会继续扩大。
房地产行业,或许已是覆巢之势。
这也意味着,下半年还会有一批房企因为经营性现金流的流失而baolei。
事实上,当下房企baolei的趋势已经不止局限于民企,比如绿地集团、中交地产、金地集团、远洋地产等这类有国资背景的房企最近皆有流动性危机的消息传出。
客观来说,解决这场危机,靠企业自救已经没有任何可能性,而着急救那些已经baolei的房企更无法阻止覆巢之势的蔓延。
诚如旭辉林中所言,风险隔离才是最紧要的。
否则就如朱荣斌所预测的那样,这场房地产债务危机的风暴来的会更猛烈些。
从民企起风,席卷到地方国企,蔓延到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平台,甚至于诱发空前的经济危机。
当然,阻止这场大风暴的蔓延,也已经是地产圈内圈外所有人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