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月的20号,
对“房奴”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日子,
因为这是决定他们身上房贷压力轻重的日期。
但是,
12月20日,
对“房奴”来说是更为重要的日子,
因为这将决定未来一年他们身上担子的轻重。
可偏偏,
在这个极为重要的日子里,
“房奴们”最终还是没能等来呼之欲出的降息。
近期对于房地产的利好政策频出,
副总理直接为地产行业站台,
指明地产行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也明确指出已经出台了一些政策,正在考虑新的举措,努力改善行业的资产负债情况,引导信心回暖,
这一席话,给了这个行业无限的遐想空间,
我们都知道,
2022年一整年对于地产行业的修复只是集中在供应端,
但是需求端是改善的关键,
过去我们一直在降低房贷利率,
就是为了刺激需求,刺激出更多的购房需求,
但是实际效果却一直不明显,
房贷利率的下降不仅没能带来新增的消费需求,
反而让存量房业主坐如针毡,
也催生了“提前还贷潮”、“商贷置换房贷”等一系列操作,
降低存量房利率已经成为了所有“房奴”们的呼声。
另一方面,
12月中旬公布了11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615亿元,同比下降5.9%
三架马车中的“消费”一直在下滑,并且下滑速度越来越快,
甚至在近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
提到“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
拉动消费的任务刻不容缓,
那么此时此刻
降低存量房利率拉动消费,可能也是高层的意愿。
导向支持+民心所向,
原以为12月LPR的下调已经成为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也让很多人对12月LPR的下调充满了期待,
可12月20日LPR公布的却是如此风平浪静,
利率继续维持在4.3%不变,
或许有些人觉得,
现在不降又能怎样?
反正明年上半年依旧会顶不住压力,继续下调的。
但其实,这两者之间的差别还是巨大的,
大部分存量房贷利率,
要以今年12月份的5年期LPR为基础加上与银行约定的基点数,作为明年的房贷新利率,
也就是说,
如果12月下调了LPR那么明年一整年是按照今年下调后的利率计息,
但如果是明年1月再下调LPR那么2023年还是按照高利率计算。
再直白点就是,
2022年12月不下调LPR可以保证银行2023年的收益,
如果今年12月下调LPR将直接减少银行2023年收益。
看似只有一个月的差距,但对于购房者来说,
相差的是一整年的利息。
顶得住一时的压力,但是长期来看,降息的趋势依然强劲!
2022年全年,
我们的定价基准5年期LPR累计下调35BP,
这35BP将直接反映在2023年的存量贷款中,
而这35BP对应的商业银行收入损失是
1000亿以上
也就是说,
即使是在12月当月没下调基准的情况下,
商业银行也已经为2023年释放了一千亿以上的资金。
此外,
商业银行当前自身的负债压力同样不容小觑,
在过去一年的时间里,
快速下行的不仅有按揭贷款的利率,
伴随着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的不断下行,
商业银行的净息差也出现了快速的回落,
净息差指的是银行净利息收入和银行全部生息资产的比值,
简单理解就是银行净利息收入的收益率,
总体来看,
商业银行的利息收益也在不断承压当中。
另一方面,
近期,多家银行表示大额存单“一单难求”,甚至有产品上架即售罄。
今年以来,尽管两轮利率下调后,3年期20万元起存大额存单利率降至2.9%-3.5%之间,但投资者们的抢购热情依然不减。
权益市场、债券市场波动较大,银行理财不再刚性兑付,投资产品“破净”现象普遍,可供选择的稳定高收益存款类产品逐渐减少,放大了投资者对于大额存单的需求。
当前受种种波动的影响,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将大额资金以定期的方式存进银行,
尽管大额存单的利率一再下调,
可大额存单依旧是稳定的高收益存款类别。
央行11月发布的10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10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254.82万亿元,同比增长10.8%,增速高于上年同期1.7个百分点。
在央行公布的2022年第三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也称,在消费、储蓄和投资意愿上,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占比58.1%。
除了大额存单“秒没”之外,
居民的储蓄意愿也在不断加强,
呈现出“银行存款定期化”的趋势。
对于居民而言,
让资金流向更安全、收益更好的地方是必然选择,
但是对商业银行而言,
这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成本不断上升,
利息收入作为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
贷款收益率持续的下降叠加存款成本的上升,
也让银行的负债成本不断承压。
千亿资金的释放、净息差的承压、成本的不断提高,
共同作用,
最终成为了LPR进一步下调的障碍。
12月虽然没能等来降息的好消息,
但是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大背景下,
降息依旧是必然的趋势!
12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大力提振市场信心”与“着力扩大国内需求”,
振信心、扩内需的前提是提收入或者放水,
而降息是水能否流出的先决条件。
央行刘国强副行长在经济工作会议后公开表示,
货币政策“总量要够、机构要准”,数量和价格工具都有空间,
明确了货币政策在未来半年依然比较确定的宽松基调,降息降准依然都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