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城市松绑的多米诺骨牌,正在推倒…
就在本月初,前融创高管余英在个人微博上发了一条推文——
预言不断加码的楼市“四限”即将从2023年起一项一项逐步废除。
开玩笑!破“四限”的鱿鱼游戏一旦开启,哪儿还等得了2023年?跨年之前就给你鼓捣明白!
这还不算完,本轮争相松绑的,城市能级一个比一个了得…
12月26日,东莞取消莞城、南城、东城、万江以及松山湖新房、二手房的限购;
至此,这座大湾区的重磅城市再无限购区域,只要不差钱就能买买买。
赶在东莞之前,早有一大票货真价实的好城市,像赶着投胎似的争相松绑——
12月5日,厦门官宣全面解除岛外区域新房、二手房限购;
12月10日,佛山官宣取消禅城祖庙、南海桂城、顺德大良限购;
12月21日,南京官宣:外地人只需提供半年以上居住证明即可买房;
同样是在12月下旬,广州二手房指导价正暗戳戳地寿终正寝…
里面有房价秒杀所有省会的狠角色、有闷声发大财的大湾区强二线、有极具号召力的长三角副省级省会,甚至老牌一线城市也赫然在列…
就这个阵容,单拿出来哪一座城市,都绝对能起到风向标的作用。
尽管各个城市松绑的力度仍然存在差异;
但就具体情况来看,基本上都打中了各自要害——
譬如厦门,这一把摆明要解决岛外、岛内市场热度脱节的问题;
譬如广州,自身基本面没毛病,但确实有必要打破指导价这么个形式上的枷锁;
再譬如南京、佛山、东莞,没什么办法比直接摇人入场更有杀伤力的了…
没人知道下一个放大招的核心城市是谁,但可以肯定的是:
在接下来的数月当中,松绑限购的大名单绝对远远不止这些!
合肥、苏州、杭州、成都、武汉等等,似乎每座重磅强二线城市,此刻都在磨刀霍霍…
硬核城市扎堆松绑为哪般?
2022年,全国各地大小松绑已经出台了600多次;
但既是硬核城市,又集中落在需求端的情况属实罕见!
近期楼市的一系列重磅利好,与当前的宏观环境脱不开关系,本质上是政策性利好进入兑现阶段的表现——
首先,集中松绑是对“国民经济支柱”定位的回应。
高层近期多次提到“房地产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也多次提出“支持购房需求”。
狭义的房地产占国民经济比重高达7%左右;
若加上建筑业的6.8%,广义房地产占GDP比重,则接近14%。
截至2022年上半年,中国房地产业就业人口大约有7072万,占全国总就业人口的10%,占城镇就业人口的15%…
就这,还没算上下游的原材料、物流运输、商业、教育、娱乐等关联行业的情况。
在120万亿的经济体量中,广义房地产的份额一旦缺失,连可以取代的项目都找不到。
从这个角度上说,好城市相继开启松绑,才能更有力地回应“国民经济支柱”这一定位。
其次,房地产担负着拉动经济与修复金融的使命。
基于2022年的基数效应与当前疫情全面放开的双重影响——
经济学家普遍预测:2023年的经济增长有望维持在5%上下。
也就是说,到2023年底,我们的经济总体量很可能达到126万亿的规模。
按照广义房地产14%的比重计算,其产值规模就有17.64万亿!
要实现这样的增长预期,如果没有需求端持续发力,那相当于扯了个寂寞…
而且,土地出让金收入与房地产相关税收,依旧占据着地方财政的半壁江山。
相当一部分城市,如果没有这两项收入来源撑着,怕是连路边的街灯都亮不起来。
特别是最近一年半以来,相信许多地方已经感受到了囊中羞涩!
鉴于这样的地方财税来源结构一时半刻很难改弦更张;
因此,新的一年,上述两项财税收益在新的一年几乎不允许出现差池!
另一方面,房地产相关贷款依旧是各能级银行资产负债表中,最优质的那一部分——
其一,房地产约占城镇居民家庭财产的比重,长期维持在67-70%左右;
其二,与房地产有关的贷款规模,约占全部贷款余额的40%。
选在这个节骨眼上救楼市、稳楼市,既关乎我国居民的财产安全,也关乎系统性金融风控…
往大了说,这是维稳的需要!
最后,房地产将兑现当前城市化的潜在红利。
“我国的城市化仍处在快速发展时期,城市化率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当前,我国的城镇化率总体规模约64.72%,若发展至持平发达国家的75%,则对应着约1.4-1.6亿人口。
若以年均1个百分点的速度递增,那么,我们的高速城镇化周期则妥妥超过10年。
这部分人口极有可能汇合当前的三四线城市居民一起,成为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一二线楼市的核心购买力。
如果将下一轮产业升级的红利考虑进去,那么,我们的城市化率不排除捅破75%的天花板…
要彻底释放这部分需求,不仅要打破当前的“四限”壁垒,更要不断地为需求端输送信心。
而信心,要么来自于相对快速的增长周期,要么来自于城市自身的基本面!
很显然,高层已经把需求端彻底玩明白了:
下一轮快速增长周期,只能来自于强基本面城市,散兵游勇已经不好使了!
到了该出手的时候吗?
最近这些日子,强二线城市的松绑进程,快过真人版“羊了个羊”。
不得不说,眼前的景象,仿佛让时间秒回2015年前后!
还记得今年国庆期间,我在一次直播中曾提到过——
“买对房胜过不买房,不买房胜过买错房…年末年初的几个月,不一定适合马上出手,但一定适合密切观望。”
说白了,最最值得密切观望的,就是好城市何时打开限购!
对于普通人来说,这个机会似乎已经摆在眼前了!
众多好城市打开限购,本质上是抹平了众多重量级城市的准入门槛,进而为三四线城市的朋友提供绝佳的升舱机会!
回望上一轮周期,这些城市集中在2016年Q4-2017年Q3陆续关上了大门。
时隔5年再次开启,确实机会难得!
至于价格方面,早已调整得有够亲民——
像一线城市广州;强二线代表苏州、南京;大湾区的制造业巨擘佛山、东莞…
众多刚需房源套均价格维持在100-200万元之间;
若预算能打到250万以上,其投资价值较老家省会明显可观得多!
更直白地讲,三四线城市的朋友将自家房源填进去,人均足够上车。
条件允许的话,墙裂建议给孩子在好城市留颗苗…
当然,如果你已经在强二线以上城市上车,那当下就是个不错的改善自住的好机会!
一方面,新房优惠与次新二手房互卷,为改善标的物赢得了足够多的议价空间;
另一方面,当下4%左右的贷款利率,将信贷成本打得足够低,为低杠杆置换提供可能;
逮住置业顾问,尽管放下面子聊折扣;
见着次新二手房东,只管认真看房、往死压价;
碰到银行信贷人员,直接拉下脸来谈利率…
完整地经历过上一轮周期的老炮儿们,相信懂得都懂,不用我在这儿赘言。
在这儿只多说一句——
我们的结婚率、出生率乃至居民杠杆率确实表现出一些消极因素;
但所有数据均是放在全局来考虑的,换句话说,沉浸在悲观情绪实质上是忽略了个体差异!
人是会用脚和钱包来投票的,往往越是新增人口不足、居民杠杆率总体放缓,头部城市在K型分化中的优势就越是明显!
接下来,大伙儿可以集中精力去做两件事——
一是在目前已大幅松绑的城市里把房子看起来;
二是继续耐心等待能级更高的城市松绑限购门槛…
但完全有理由相信:眼下,距离出手抄底的“行动日”已经越来越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