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疫情的一道疤痕。
经济学中,有一个名词:疤痕效应。
简单来说——
重大事件所引起的全球危机或局部危机,对经济社会造成的冲击影响,短期内不会恢复,经济社会需要经过长期休养才能回到原先的轨道中。
绵延三年的疫情,也给我们心中留下了一道深可见骨、痛彻心扉的疤痕。
这道深可见骨、痛彻心扉的疤痕,分成三个方面。
一方面,是实质疤痕。
过去三年,受种种原因影响,经济不太好,企业不挣钱,收入的不稳定性达到空前的高度。
最终,造成了一个必然结果——
居民和企业的负债表受到损害,需要时间的修复。
用一个词来通俗的概括就是:入不敷出。
另一方面,是心理疤痕。
受疫情所带来的种种利空冲击——
我们对风险的容忍和承受能力,跌到空前的低谷;
我们对未来收入的确定性、可得性和增长性预期,也跌到空前的低谷。
再用一句话来通俗的概括就是:虽然现在尚能挣钱,但对未来还能否挣钱充满怀疑。
最后一方面,是政策疤痕。
过去三年,我们见证了无数次的政策突然转向。
过去一个月所发生的种种,简直就像浓缩版的疫情三年所经历的一切。
——新冠肺炎,改成了新冠感染;疾控,从甲管掉到了乙类乙管;健康码和疫情地图,突然成为历史……
一个左满舵,一个右满舵,东方大国的航船好刺激。
系安全带的速度,都没打方向盘的速度快。
以上种种,再再用一句话来通俗的概括就是:部分人对政策的延续性和连贯性,抱有不理解,甚至是怀疑。
今天所鼓励倡导的,是否明天就会打压禁止。
这三道疤痕叠加在一起,最直接的反馈就是:保守,极端的保守!
——企业部门在投资上极端保守,居民部门在消费和投资上双重极端保守!
“居民存贷款轧差/居民总收入”,是宏观经济学中判断居民在资产配置上“是保守,还是积极”的重要评价标准。
——比值越高,说明越保守。
居民在资产配置上的保守程度,已经达到近8年的历史最高值。
上面说的是投资的保守,我们再来看消费的保守。
下面这张图,来自央行刚刚发布的2022第四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
通过上面这张图,我们发现——
不仅居民的投资意愿跌入历史最低值,消费意愿也跌入2016年以来的历史最低值。
唯一不断扩张的,只有储蓄。
这就是疤痕效应。
在通货膨胀、监管收紧、流动性紧缩、利率显著提升等不利因素全都消失的情况下,为什么2022年依旧出现了房地产、股票市场的大幅、单边下跌?
我们害怕了。
对入不敷出的现状,害怕了。
对未来收入的预期,害怕了。
对左右满舵的政策,害怕了。
三年疫情,给我们心中留下一道长长的伤疤。
要收,就坚定不移的收!
要救,就雷厉风行的救!
所谓救市,归根结底还是四个字:改变预期。
比如当下,要改变绝大多数人对收入的预期、对增长的预期、对未来的预期、对政策的预期……
预期管理,最忌讳的是什么?
拖拖拉拉,既要又要!
举个鹰酱的例子吧。
上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美国因为连续遭遇两次石油危机,导致布林顿森林体系终结。
由此,鹰酱陷入了高通胀、高失业率和低增长的滞胀泥潭中。
彼时的美联储,既焦虑通胀,又担心衰退。所执行的策略,叫“渐进式加息”。
最终导致,
货币政策上瞻前顾后,既要又要,摇摆不定,进一步加剧通胀。
彼时,无论是华尔街还是鹰酱人民都不认为美联储可以对抗通胀,通胀预期持续上升。通胀预期不下降的前提下,鹰酱为了稳定物价和降低通胀付出了极高的成本。
直至保罗·沃尔克上台,担任美联储主席。
沃尔克上台后,只用了一招——
通过连续性的超预期加息政策,极短时间内把利率推高到20%。
在沃尔克看来——
彼时的美国主要矛盾,在于通胀。
控制通货膨胀和坚定物价稳定,就是美国就业的基础。
而控制通货膨胀,很大程度上就是心理战和预期战。
其核心在于——
彻底扭转市场对物价持续上涨的预期,树立美联储坚定打压通胀的政策信誉度。
想要扭转预期,就要保持货币政策的连续性,不惜在通胀预期回落前,层层加码直至通胀预期出现明显回落。
在此之前,哪怕以经济衰退为代价也在所不惜。
要干,就干到底!
要干,就干到预期彻底扭转!
既要又要的摇摆不定,约等于脱裤子放屁!
当然,激进加息的“沃尔克时刻”是痛苦的。
激进的紧缩政策,不仅造成了美元的连续贬值,失业率一度突破了9.5%。
但不可否认的是——
它不仅快速扭转了通胀预期,CPI同比增速从夸张的14.8%回落到6.2%、3.2%。
而且走出沃尔克时刻的美国经济,很快迎来了持续10年之久的黄金扩张时代。
后期,经过经济学家的推演和测算——
沃尔克非常规的激进加息,虽然导致了衰退。
但其衰退的规模,要比“渐进式加息”所导致的衰退规模要小的多。
通过以上例子,我想告诉大家的是什么?
预期管理,讲究的就是一蹴而就。
政策收缩是如此,刺激扩张更是如此。
——“不大水漫灌、不透支未来、既要又要还要”这种渐进式救市政策,出发点虽好,但从“预期管理”的角度却是大忌讳。
再举个咱们自己的例子吧。
诸多企业知道现在货币宽松,但为什么依旧不敢扩张?
因为——
政策传递的信号,一直是“不搞大水漫灌、不透支未来、一旦复苏就会收紧货币”。万一我今天扩张了,你明天收紧抽贷了怎么办。
诸多居民知道现在信贷宽松、房贷利率低、政策门槛低、鼓励住房消费,但为什么依旧不敢买房?
因为——
政策传递的信号,一直是“房住不炒”。万一我今天买房了,你明天把楼市锤死了,房企又停工了怎么办。
短期的政策宽松,无法提振长期投资的信心。
七八十年代的美国经验,告诉我们:
紧缩的时候,就要像沃尔克那样。
在态度上要“坚定不移”,言辞上要“不达目的不罢休”。稍有闪烁迟疑,所有政策前功尽弃。
宽松的时候,就更要像沃尔克那样。
要坚定不移的展示出“矫枉必然过正”,不达目的不收兵的决心。反复的既要又要,折损的全是信心。
08年金融危机后,很多人都在反思:
4万亿的政策,到底对不对,是否放水过多?
有位领导人,曾说过一句话:
若当年过早退出刺激经济的政策可能前功尽弃,甚至使形式发生逆转。
美国的经验,告诉我们:
若当年过早退出,大概率会造成二次探底。到那时想要再把预期救起来,要放得水可能更多。
救市,
要的就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打仗,
最忌讳的就是添油战术。
拯救预期,刻不容缓!
前面说到,救市就要一鼓作气,打仗最忌讳添油战术。
说实话,当下的政策落地就略显拖沓,既要又要的渐进感太重。
注意!我说的不仅仅是楼市!
比如,救消费。
我旗帜鲜明的支持发钱。
想要刺激消费,就必须要加大发钱的力度和广度。
不要搞那种还需要整点去抢的消费券,更不要搞那种“200元的保时捷抵用券”。
要发就光明正大的发,直接发到每个人的支付宝/微信/云闪付/社保卡等电子账户里。
——最好每个人发几千,甚至上万的消费券。
——只要消费,就能直接抵扣。不消费,就过期核销。
大家想想看,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生产制造国,大量给老百姓发大额消费券,是可以直接把消费券转化成需求和订单。
换句话说——
发消费券的速度和体量,直接决定了订单和生产的提升量。
发多少消费券,就能创造出多少订单,就能创造出多少流动性。
企业不是缺订单么,市场不是缺流动性么,你不是要扩大内需么,你不是要应对全球衰退和出口下滑冲击么,发钱就能最直接的解决问题。
对于中国这种产能过剩、生产力爆棚的国家,发钱就是正道。
要的就是一击即中。
又比如,救企业。
我旗帜鲜明的支持贴息。
发钱解决的是需求端,解决的是企业的订单问题。
而贴息解决的就是供给端,解决的是企业的资金问题和成本问题。
自2020年开始,就天天喊解决中小民营企业的困境。过去两三年的解决困境,用的都是“减税降费”。
减税降费,有没有用?
过去有用,但现在没用!
今年大量的中小企业,拿到减退税之后不再用于投资,而是优先还债、或干脆存起来。
与其这样,还不如直接加大民营企业的贷款贴息力度。
我曾算过一笔账——
1万亿贴息贷款对经济的拉动作用,相当于4-5万亿的减税退费。
500亿的利息补贴,可以撬动5万亿的企业再投资。
与其拖拖拉拉的喊口号,不如财政直接拿钱出来。
先把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打下来,打掉一倍。
更比如,救楼市。
我旗帜鲜明的……
算了,不说了。说多了,又要挨骂。
总之,
当下的确在救市,各行各业都在救,但力度远远不够。
不够赤裸,不够直白,不够一蹴而就,不够不达目的不罢休。
2022,即将结束。
2023年的前两个月,至关重要。
一年之计在于春。
开门红是预期管理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万不可再拖沓,万不可再犹豫,万不可再迟疑,万不可再摇摆不定!
要救,就光明正大!
要干,就干到预期彻底扭转!
还是那句话,
救市不下重手,等于脱裤子放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