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

人口负增长时代,如期而至

字号+ 2023-02-04 22:57

人口负增长时代到来,对于我们最大的影响有两个 一是因少子化造成的劳动人口不足与劳动人口整体老化; 二是因老龄化加剧而疾速形成的社会养老金缺口。 至于对楼市的影响...

人口负增长时代到来,对于我们最大的影响有两个——

一是因少子化造成的劳动人口不足与劳动人口整体老化;

二是因老龄化加剧而疾速形成的社会养老金缺口。

至于对楼市的影响,并非简单的一句“利空”就能全然概括…

 

 

 

2022年,中国人口进入“负增长时代”

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两组重磅数据,拿捏了全国人民的小心脏——

初步核算,2022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21万亿,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0%。

过去一年里,又是楼市低迷,又是奥密克戎作妖,能有3个点的增长,全国老少爷们儿真的尽力了。

而另一组数据,也是本文讨论的重点,似乎并不让人十分欣慰——

2022年末,全国人口14.1175亿,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且新生儿跌破了1000万的心理关口。

时隔61年,世界人口第一大国再次出现人口负增长。

 

尽管早在上年度人口数据出来时,大伙儿就已经做好了“2022年负增长”的心理建设;

可当这个事儿真的官宣实锤,我们心里或多或少还是有些震撼,似乎一个时代结束了。

此前有项数据分析预测:中国很有可能在2021-2025年之间出现人口负增长。

我信你个鬼,你这个糟老头子,坏得很,算得真…

真没想到刚刚跨入这个区间的第二年,意料之中的事儿就实现了。

由于每年的死亡人口相对比较稳定,因此,影响人口增量的最大变数集中在出生人口。

 

其实,新生儿“断崖式”下滑,早在2018年时就已经比较明显了——

那一年,全国新生儿同比减少了200万;

2020年,新冠疫情“落井下石”,新生儿又减少了200万左右;

2021年,我们看到,新生儿数量开始在1000万的心理关口苦苦硬撑;

直到刚刚过去的2022年,直接摊牌了——956万,没有悬念,更没有奇迹。

人口进入负增长模式,对于我们影响最大的就是少子化和老龄化。

也就是说,在未来几十年间,全国年轻人的数量会肉眼可见地减少;

要知道,超1/2的全国消费份额是18-35岁之间的年轻人创造的;

他们还是就业与购房的核心群体之一,我国首次置业的平均年龄只有27岁。

当然,最有力气996、007玩命内卷创造GDP的,还是这群人。

由于我国养老金实行“现收现支”,一些省份的养老金已经出现了靠转移支付硬撑的局面了。

甚至有研究预估,全国养老金可能在5-7年之间就会出现赤字…

作为80后、90后的我们,看了这组数据后表示瑟瑟发抖。

 

 

“人口负增长”,是工业化国家的必修课

从全世界的经验看,人口开启负增长绝不是周期性的,而是永久的、不可逆的——

一些率先少子化和老龄化的发达经济体,自从开启人口负增长模式后,几乎从来也没有逆势翻盘。

像法、德这类欧洲大国,年轻人活得一个赛一个自我,指望他们撸起袖子加油生,那基本等同于对牛弹琴。

可能是欧洲话事人太知道当地人都是啥尿性,所以才不得已在吸收移民的道路上狂奔。

日本就更厉害了,向来是“啪啪滴可以,生娃滴不行”。

为了鼓励生娃,它们生生把自己从一个内卷国家干成了福利社会…

但结果却狠狠打了太君的脸,到目前为止,日本的人口负增长已经持续了12年之久。

要说躺得最平的还得是韩国,人家直接算出了最后一名韩国人哪年挂墙上…真狠呐!

为了鼓励生育,以上这些发达国家把能想的招都想了个遍!

什么牛奶金、水果金、儿童抚养金、生产假、育儿假、教育零收费…

统统安排上,但从效果上看几乎没什么卵用。

最后很无奈,只能将希望寄托于多子多福的移民群体——

大伙儿想想看,为啥法国足球队与非洲足球队傻傻分不清,为啥德国国脚里不乏土耳其人…

背后满是法兰西民族和德意志民族原住民群体少子化的无奈。

反倒是南洋的老铁、非洲的黑伙计还有中南美洲的“走线”大神,那是一个赛一个能生。

比如近邻越南,当前的总和生育率始终保持在2左右,即一对夫妻生两个娃;

比如中美洲的墨西哥,当前的总和生育率保持在1.92附近;

再比如非洲的莫桑比克,当前的总和生育率甚至高达4.71,但在非洲根本算不上出类拔萃…

人均GDP超过3万美元的,个顶个不愿生娃;

反倒是日子过得苦哈哈的,那叫一个生生不息。

看到这里,真是忍不住一声长叹——

工业化是效果最好的避孕药,诚不我欺;

受教育越高,生育意愿越低,诚不我欺;

女性越独立,越不愿意生育,诚不我欺!

因为社会分工的高度细化,不再依赖单一劳动力增长创造价值;

高等教育的普遍深入,很难让当代女性如前辈一般忘我地投入家庭生活!

无论国家、民族、文化…以上,放之四海而皆准。

当然,最牛的种子选手还得是南亚次大陆的三哥!

早就有数据预测:在今年Q1结束之后,印度就将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重塑新的人口红利,任重道远…

截至目前为止,中国的人均GDP已经连续两年保持在1.2万美元以上。

很快,我们就要摸到世界银行认定的高收入国家门槛。

但实话实说,1.2万美元的人均GDP,仅仅相当于“发达国家守门员”的60%。

至于整个社会发展的下限,差得就更多了。

拿上海来说,2022年的全市最低工资标准是2590元,而葡萄牙的最低工资标准是705欧元,约合5167元人民币。

全世界真的找不出哪个发达经济体,月最低薪资只有2500多元…

如果和德国、日本以及北欧这类高度发达的经济体相比,我们的差距似乎更加明显。

说穿了,德国、日本的人口规模仅相当于我国的一个人口大省;

而北欧国家全国的人口规模更是只有我国一个人口大市的水平;

由于长久的技术积累与相对低基数的人口规模——

他们完全可以通过高附加值的产业利润优势与优厚的福利体系去对抗少子化、老龄化的问题。

反观我们,目前人均收入水平只相当于德国的1/3.5、日本的1/3、北欧国家的1/7-1/5…

叠加如此庞大的人口基数考虑,至少现阶段,我们依然需要重视“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的动态影响!

最现实的一点在于,每增加1个百分点的增长,便能新增约200万个就业岗位。

而充分就业,恰恰是最大的民生!

正因如此,在接下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必须确保经济增速快速跑赢人口衰退的速度。

真的出现普遍意义上的“未富先老”,那才是最悲催的!

当然,我们所需要的“人口红利”,必然与印度、越南这类国家的路径依赖不同。

从产业端来看,发展科技研发、推动产业转型、确保经济增长仍然是重中之重。

用产业利润与高附加值,抹平因人口增速放缓而形成的不利因素,这套打法,一些西方国家已经趟过路了。

从人口端来看,还是要拿出实质性措施,继续鼓励生育。

尽管这么做的效果似乎有限,但也总是好过直接躺平吧?

说到底,其背后的逻辑就是——

用科创进步与产业升级拔高经济发展的上限;

用鼓励生育与减轻负担延缓人口红利的消失。

不必纠结全世界没有先例,或许中国人偏偏就创造了奇迹呢?

 

 

人口开启负增长,对楼市真的是利空吗?

“人口一旦负增长,全国房价必然下跌…”

我必须负责任地讲——这句不仅是危言耸听,更近乎于造谣。

短期看金融、中期看土地,长期看人口,这话没错;

但人口本身是会用脚投票的,而且人口流动因素的优先级要远远超过人口自然出生。

正因如此,目前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进入人口负增长时代以后,全国楼市普涨几乎再也不可能。

而越是基本面好、人口吸引力强的城市,楼市对宏观人口数据的反应就越是迟钝;

真正伤筋动骨的会是全国成千上百座三四五线城市甚至部分经济转型困难重重的弱二线城市。

一旦人口增量发生转向,那么不同城市间能够加速拼抢,就只能靠城市的产业、基本面以及配套因素。

不难想象,对于三四五线城市来说,的确是“屋漏偏逢连夜雨”。

想想看,为啥开年以来一线城市以及杭州、苏州、成都这类强二线会率先领跑,但返乡置业群体爽约的人近乎过半?

这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在这里就不展开了。

我更想说的是,人口负增长时代已经来临,其不可逆性决定了搭弓没有回头箭。

很显然,历史向我们提供了一个重新审视自身发展模式的机遇…

对于我们普通的个体而言,必须努力适应当下这个“一切向质量看齐”的时代。

水库论坛微信社群平台汇集各城市投资大咖,本圈是房产多军众多资深大佬坐镇 ,主要投资城市:重庆、上海 、杭州 、苏州 、杭州、北京、 深圳、 广州  、武汉、 南京、 沈阳、郑州、成都等, 房友自由交流各地投资心得 ,帮助小白解疑释惑, 定期交流楼盘信息及贷款信用卡等申请指南 。 铸造资产长城。抵御纸币通胀 ,集 体智慧打造一个有思想的财富管理交流平台。各省会城市均有群。

水库微信大群:目前是从1群到59群。 1群又称元老院。主要是水库元老在里面。目前可有名额的可免费加入的只有59群。大群免费,原则上每个人只能加一个大群。已经在水库 各大群的,请不要再次加群,以节省群资源。

水库a8群需要验资,净资产达到1千万以上方可入群。 

水库信用贷信用卡交流群:交流各种信用贷信用卡大额申请技巧,使用技巧,撸羊毛实战凑首付技巧。

需要入群的朋友请微信搜索:689574 添加,验证语:入群

相关文章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