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1底层逻辑
一、15个苹果
问:小明有45个苹果,平均分成三份,每一份是多少个苹果呀?小朋友想了一下说:15个。
我说:对了。以后记着,分三份取一份的意思就是“三分之一”,所以“三分之一”的苹果就是15个苹果。明白了吗?小朋友说明白了。
然后再问,假如小明有30个苹果,拿“三分之一”的苹果给你。你有几个苹果啊?
小朋友说:我有15个苹果啊。因为你刚刚说了,“三分之一”的苹果就是15个苹果啊。
我晕倒了。人家没真·明白呢。
二、学习
许多深陷题海战术的高考学子们,他们看似很努力,可成绩始终上不去。因为他们只是忙碌于很表层的东西,从没有想“T-1层”潜在的原理。
其实高考出题来来回回就那几个套路。真正的学霸,早就把各个学科脉络和内在本质搞得清清楚楚,早就把所谓的“难题”陷阱拆解得干干净净。因为他们擅长于思考“T-1层”的原理。
为什么数学到了高年级会有所谓的“掉队”问题?因为“T-1层”的基础没打牢。
举个例子:一、二年级小朋友开始学奥数,题目拿过来,小朋友想不出来,很多大人一看也懵逼了,直接代入方程帮孩子解出来,甚至把方程解法提前教给孩子。这肯定不对啊。
没错,方程是好东西,是数学史上的伟大里程碑,是个非常好的工具,能够有效的节省了脑力,人类才有余力去解决更复杂的问题。
但是,就象小孩还没有学会走路,肌肉还没有锻炼好,就让人家去骑自行车?走路都走不好,骑车能骑得好吗?将来学到越来越复杂的数学知识时,就越来越容易“掉队”了。
至少有3个能力,使用算术解法锻炼更好:
一是抽象转换能力。低年级孩子的抽象思维能力还没发展起来。我说把45个苹果分成三堆,每一堆多少个,小朋友能理解。我要是说个术语“三分之一”。“三分之一”是啥东西呀?如果把苹果数再设成“x”,那就更麻烦了。只有靠着具象的苹果,才有可能慢慢培养出抽象的“x”。
二是题意分析能力。数学上困难的孩子,大多数不是“不会解方程”,而是“不会列方程”,想不透题目中已知条件里的逻辑关系。所以一开始就不应该用方程,靠着练习算术解法,才能更好一点点理解和分析题意,搞清已知条件之间的数量关系,提高题意分析理解能力。
三是难点拆分能力。不用方程解决一些奥数题,可以一点一点分析出未知条件,分步走,先满足一个条件,再满足下一个条件,直至满足所有条件。在没有方程辅助的前提下,这种思考是一个非常好的思维锻炼过程。
再举个例子,为什么很多孩子学英语学得那么痛苦?也是因为“T-1层”的基础没打牢。
外语***底层的基础,其实就是一连串可以传递信息的声音。任何一个国家的孩子,任何一个人类婴儿,都是从3岁以前学会说话的,这时,这些会说话的3岁孩子根本不认识一个字,不知道任何单词,也不知道任何语法和句型。
***有效的外语学习,一定是屏蔽所有的单词、文字、语法、句型、翻译,直接先建立“语音”和“形象”的理解。也就是说:“不学读写,只学听说”,才是真正有效的“T-1层”的基础。
每个科目、专业、行业,或许都有它的更深一个层次的本质规律。找到了,事半功倍,功成名就;找不到,伤心劳神,穷忙苦痛。
三.底层逻辑
科学家们试图寻找出一种理论,它可以作为其他理论的“母理论”。从他开始可以推断出人世界一切的科学。
必需承认,这是一个很诱人的想法。人类永远在寻求更低一层的规则,T-1 层的规则。
规则,规则是一切的力量。更底层的规格,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描述这个世界,发现新的机器,发挥无以伦比的力量。
就好比说,中世界的炼金术士们不懂化学。无论他们做了多少的试验,***终他们也无法炼出金子。
可是等化学学科渐渐丰满,HCl 和NaOH 的反应渐渐普及。人类才能组合出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材料。才会有塑料,铝器,汽油柴油。
而化学渐渐的也有瓶颈。等门捷列夫排出化学元素表,人类才看清楚 “更深”一层的规律。于是才有了Nuclear,有了核能和原子弹。2007 年日本科学家**次用激光照射纯汞,剥掉了一个中子,获得了金原子。
但是,原子物理仍不是***终极的科学。在原子之下,还有夸克。如果能了解夸克的奥秘,就能像《三体》小说一样,制造出无敌的战舰“水滴”。
其外壳的强度,将是现在所有材料的100000 倍。完全不可摧毁。这靠的是强相互作用力。
而夸克也不是***终的粒子,夸克之下,还有弦论,至少。
讲这么多的闲话,和炒房有什么关系呢。请别忘了,这始终是一个俗不可耐讲钱的账号。
其实我们要说的是,基础理论的重要性。
很多人很表面,很肤浅。
就像那个SAP 画了二百个表格的女孩子。又或者深陷题海战术的高考学子们。
他们看似很努力,可成绩始终上不去。
因为他们只是忙碌于很表层的东西。从没有想T-1 层潜在的原理。其实老师出题来来回回就那几个套路。真正的学霸,学霸从来不读书。
四.举例
我们以问答形式举例生活中各类社会表像的底层逻辑, 比如我们平时经常要宣称接受不完美,那为什么要接受不完美呢?原因是接受完美的代价太大,与其花大量的精力去追求完美,不如把这些时间花在产出更大事情上。
日本工匠精神也是个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