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也想不到,存量房贷利率下调,会推进地如此迅猛突然。
一波掀起千层浪,关于下调存量房利率的消息开始迅速发酵。
几乎同一天,农业银行的副行长林立也在公开场合表示,近期央行确实有明确指导“商业银行有序调整存量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的动作。
这意味着,广大老百姓苦苦等待的存量房利率下降,就快要真的实现了。
01
最近几年,无论是身边还是网络上,都是哀嚎一片。
与过去相比,大家都悄悄地过起了苦日子,消费花钱上斤斤计较了起来。
父母带孩子不再欧洲游马代海岛游,而是改成了周边游,聚餐也不下馆子了。
年轻人从星巴克降级为瑞幸和蜜雪冰城。
网上炫富越来越少,改成教大家如何薅羊毛。
这些“消费降级”行为的背后,很大程度背后的元凶是高昂的房贷。
据统计,2020年之后,大部分买房人的房贷利率大多数是5%—6%,甚至有更夸张的高达7%。
很多小城市里,月薪八千的家庭还五千月供的房贷;一线城市,房贷月供大几万的大有人在。
如此情况之下,大家对于降低房贷负担的渴望,可想而知。
如今,降存量利率有了一丝眉目,自然被大家关注。那么我就来给大家梳理几个问题:
第一,这次降存量房贷利率,这件事靠谱么?
我的答案是,非常靠谱。
首先,我们开始提到的最早传出这个消息的交通银行《关于召开存量房利率调整项目启动会议》这个文件截图。我了解到, 21世纪经济报道的记者,跟交通银行核实过这个截图的真实性,结果为真。
那么,就排除了假消息的可能。
其次,交通银行作为国有六大行之一,它的地位远高于一般商业银行,所以基本上其他商业银行也都会跟进。
另外一边,我查到一个确切的消息,农业银行的副行长林立在公开场合,说了一段话:“近期央行明确指导商业银行有序调整存量个人住房贷款利率”。
交叉验证了这不是某个银行的行为,而是央行的意思。
此外,我还查到一个新闻,招商银行的行长助理彭家文说:央行已经从“鼓励和支持”直接变成了“指导”。
相信体制内朋友都知道“窗口指导”意味着什么,差不多“相当于”。
所以,可以确定地判断:存量房贷利率下调,已经是箭在弦上,势在必行了。
再来关心第二个话题:降存量房贷利率,为什么要降?
很多人说,那还用说,当然是给老百姓减轻负担,让大家有些钱去消费。
这种想法就太幼稚了。
看过央行披露的一组数据,我国现在存量房贷余额大约40万亿。
对银行来说,吃进去的钱怎么会主动给吐出来。要知道,这40万亿的房贷几乎是银行最优质的资产,年限长,利率稳定,抵押物又靠谱。
到嘴的肥肉,肯定不愿意主动让利。
这次让利另有原因。
先说内部原因,如果大家有印象,应该记得去年开始,几乎所有城市同时刮起了一阵“提前还款”的风潮。
因为存款利息和理财一降再降,余额宝的利息已经跌到年化不到2%了,导致大家发觉房贷利率也太贵了。
于是纷纷提前还款,这时候对于银行来说,如果降低一些房贷利率能够遏制大家提前还款的势头,还是值得的。
再说外部原因,迫于至上而下的指令。刚才提到,这次降息,是央行的统筹考虑,并且进行了窗口指导,这让商业银行不得不执行。
所以,这次存量贷款下降,既有商业银行本身的考虑,也有从上而下的被迫推动。
我们再来说第三点,也是大家最关注的一点:这次存量房贷会如何降低?
网络上有几种猜测,大家最希望的,是像08年那样普降,也就是一刀切。
房贷利率6%,5%甚至更高的,统统打折。
很多人应该记得,2008 年10月央行宣布将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打七折。
但这种情况显然是不现实的。因为08年,我国的存量贷款总额大约是2.98万亿,而现在是多少,29万亿。整整翻了13倍。
如果年化利率降低百分之一,银行就少收入差不多4000亿。
对个人来说,如果你的房贷是300万,如果利率降百分之一,相当于一年就省了3万块利息。
足够全家人全年吃吃喝喝的开支了。
但是,抱歉我们开心了,但银行不答应啊。首先,各个地方的利率不一样,普降,还是非常困难的。
另外,银行肯定会在执行中,会极力确保自身的利润。
我看了一个报道,“中国房贷第一大行”建设银行的首席财务官生柳荣在业绩发布会说了一句话:存量房贷利率下调,会对银行净息差产生下行压力。
净息差,简单的理解,就是“银行的盈亏线”。
这句话背后的意思就是,你要降可以,但不能让我们赔钱。
所以,降幅既不会是08年那样利率普降,打七折,也不会达到我们刚才说的降1%。
02
我得到一份比较准确的消息,是这次降息,会针对不同类型客户进行差异化调降,且仅适用于首套住房贷款。
注意,第一点是“差异化”调整,第二点是“首套住房”。
所以不同城市的降幅可能不一样,有的城市降的多,有的甚至不降。第二,降低只限于首套住房。
至于降低幅度,这位消息人士是这样说的:此次存量房贷利率的调整,可能只是压缩加点幅度的部分,各地最多可向下压缩20个bp。
也就是降0.2%。
再拿我们刚说的300万房贷,如果降0.2%,一年房贷利率就只能省6000块了。
如果这个消息是真的,这个利率降幅你满意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