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公众号:国民经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UyMTI0MDkxMg==&mid=2247504826&idx=1&sn=09e1a4dfdd8e00002811f7a23955263e
拼经济,就是拼营商环境。
01
新春第一会,为何都在聚焦营商环境?
龙年伊始,各地陆续召开“新春第一会”,“拼经济”成为共同主题,而营商环境、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是其中的高频词。
拼经济,既要拼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也离不开一流的营商环境。
据不完全统计,在20多个召开“新春第一会”的省份中,半数以上聚焦于营商环境。
各省市新春第一会高频词
而在主要城市中,从东部的上海、苏州到中西部的成都、郑州,再到东北的沈阳、长春,无不以营商环境为重点拉开龙年序幕。
其中,上海连续7年在开年吹响“优化营商环境”号角,而成都继去年以来再次锚定营商环境,将优化营商环境、科技成果转化、制造强市共同列为三大“一号工程”,将之作为拼经济的重要抓手。
拼经济,为何重点在于拼营商环境?
过去一年,有两个经济现象备受关注:一个是上海、香港的“逆向招商”,另一个是淄博、哈尔滨等网红城市的逆袭。
去年,香港成立“引进重点企业办公室”,到内地进行招商,直言“加力抢企业、抢人才、留人才”;而上海不远千里先后奔赴成都、武汉举办招商引资大会,将“抢企大战”推上新的高度。
无论是香港还是上海,都将营商环境作为“逆向招商”的最大竞争优势,足见这一轮城市竞争的重点所在。
两大网红城市的出圈同样如此。山东淄博凭借“服务型”烧烤而名声大振,哈尔滨借助“讨好型市格”,成功扭转人们对于“投资不过山海关”的刻板印象。
网红城市走红的路径不一,但无不将服务意识摆在首位,以此作为展现城市形象、营商环境的舞台,并带动更多企业、人才落户,由此形成正向循环。
可见,从经济大省到经济大市,从发达地区到欠发达地区,从一二线城市到三四线城市,无不意识到营商环境之于拼经济、抢企业、抢人才的重要性。
究其根本,营商环境,是一个国家、地区和城市综合竞争力的体现。
拼营商环境的背后,既是大国博弈、区域竞争步入深水区的体现,也是经济从高增长模式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需求。
早在10多年前,我国就将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摆在关键位置,强调“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近年来更是多次将优化营商环境、扩大对外开放作为年度重点任务之一。
如今,全球地缘格局、国际博弈仍在持续变化,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日益上升,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经济版图,对经济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优化营商环境,正是有效应对风险、重塑国际竞争力、创造最大确定性的关键一环。
从发展模式来看,过去招商引资,普遍存在拼资源、拼土地、拼人口红利、拼政策优惠的路径依赖,这在经济高增长时代可能无望而不利,但在高质量发展时代恐怕难以为继。
且不说要素成本抬升、土地资源日趋紧张、税费优惠空间收窄带来的直接制约,一流的企业和一流的产业,看重的从来不是短期的蝇头微利,而是长远发展的可能,这背后起决定作用的就是营商环境。
就此而言,拼经济就是拼营商环境,这也是决定头部城市升沉进退的关键。
02
市场主体、高学历人才的“用脚投票”,是检验营商环境的试金石。
这两年,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无论是一二线城市还是三四线城市,“抢企大战”和“抢人大战”如火如荼。
那么,谁是“抢企大战”和“抢人大战”的最大赢家?
一个衡量指标是经营主体的多少及增速,这是市场活力和城市吸引力最直观的体现。
经营主体,主要由企业、个体工商户构成,是经济发展的基本载体,也是就业机会的主要提供者、技术进步的主要推动者。
据统计,截至2023年底,我国已有11座城市经营主体数量突破200万户,其中深圳、成都、重庆、上海、广州、苏州、西安6城超过300万户。
作为中西部最大的省会,成都以389万户的总量位列全国第二,每千人经营主体数量达183家,创业密度之高可见一斑。
从新登记市场主体来看,成都2023年新增市场主体60.2万户,自2018年以来连续5年新增超过50万户,增量位居副省级城市首位,凸显了强劲的市场引力。
这些经营主体,既有以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上市企业为代表的龙头企业,也不乏在一些细分领域有着独特“统治力”的中小企业,形成了“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格局。
数据显示,成都已有1.3万家国家级高新企业、4400多家规上工业企业、140多家上市企业以及4家世界500强企业,位居全国第一梯队。
另一个指标是人口增量,尤其是高学历人才的增量,成都已连续5年获评“中国最佳引才城市”。
这两年,“蓉漂”正在成为京漂、沪漂之后的新热词,而“蓉漂之后、再无漂泊”的说法也不胫而走。
如果说“蓉漂”的出现是中西部人口回流乃至虹吸东部地区高学历人才的体现,那么“蓉漂之后、再无漂泊”则是“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的深刻写照。
2010年至今,成都累计新增常住人口超过600万人,增量仅次于深圳。大量外来人口的涌入,带动成都人口总量迈上2100万大关,逼近北京。
这些人口中,各类人才占了1/3左右。
数据显示,成都目前人才总量超过600万人,在全国位列第四位,而2023年一年就吸引72万各类人才落户。
人随产业走。成都电子、装备制造等万亿级产业集群的集体崛起,开始带动省域人口回流;而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井喷,带动高学历人才的持续涌入。
无论“抢企大战”还是“抢人大战”,成都都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机会之城”的内涵,而创造这些机会的,离不开一流的营商环境。
03
拼营商环境,成都究竟有多大优势?
说起营商环境改革,上海、深圳是佼佼者。
上海曾经凭借“特斯拉速度”蜚声国际,特斯拉超级工厂创下了“当年开工、当年竣工、当年投产、当年上市”的奇迹;
而深圳则以“4个90%”著称,90%以上研发机构、人员、资金和发明专利都来自于企业,堪称民营经济创新活力的典范。
无论是上海“特斯拉速度”还是深圳“4个90%”,背后都来自营商环境的助力。
目前,上海营商环境改革已迭代到7.0版本,持续把放眼世界、对标国际一流当作优化营商环境的着力点,而深圳也迈入了6.0时代,实现了办事从“跑多次”到“最多跑一次”再到“一次不用跑”的跨越。
与沪深相比,同为超大城市的成都,营商环境也经过了多年迭代,步入6.0时代,且对照世界银行评价标准,对标先进城市,无论是改革力度还是深度,都不弱于一线城市。
据统计,从营商环境1.0到6.0,成都已累计推出906项改革举措,涵盖“建体系夯基础”、“学先进补短板”、“树标杆创品牌”、“集创新求突破”、“优服务增活力”、“数字化强赋能”等方方面面。
作为成都市中心城区,温江区近年来在营商环境改革中走在前列,打造了“温江效率”的金字招牌,成了成都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的缩影。
无论是获得全市乃至全省推广的综窗改革、提醒服务等成熟经验,还是首创的“三员合一”等创新探索、“一把手走流程”工作机制。
无论是向互联网要效率、向流程再造要效率、向简政放权要效率的全方位实践,还是率先建立以信用监管为核心的新型监管方式,都让“温江效率”这一品牌充满含金量。
温江营商环境改革何以走在前列?
早在多年前,温江区就率先将营商环境改革作为头号工程,近年来更将营商环境作为事关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选择,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经过多年建设,温江营商环境正在开花结果:2021-2023年连续三届获评“企业家幸福感最强区”,先后斩获中国最具投资价值城区、中国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示范区。
虽然地处西部内陆腹地,但温江区时刻以先进地区作为对标,不仅与广州南沙区等沿海城市强强联手、主动奔赴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科创飞地”,而且在营商环境改革上做出“三个都可以”的承诺,探索出“四度”的改革理念。
“三个都可以”说的是:
这些承诺,对应的是对标先进、非禁即入、包容审慎、无事不扰等先进理念,指向的是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的高标准要求,更是对自身持续变革、刀刃向内的倒逼机制。
与“三个都可以”相对应的是“四度”——温江正在用心打造“尺度、速度、温度、力度”一流营商环境。
尺度、速度、温度、力度,分别指向包容审慎的监管、一流的政务效率、无事不扰但有求必应的服务意识、助企惠企的政策力度。
这与浙江等沿海地区的营商环境改革理念可谓不谋而合。
浙江提出对中小企业、新业态企业提供包容审慎的监管氛围,积极争取设立公平竞争指数和公平竞争审查会审两个国家级试点,要求建立政务失信责任追究制度等等,将营商环境改革“卷”到了新高度。
温江的“三个都可以”和“四度”也是如此,可谓切中了营商环境的要害。
企业敢不敢来、能不能最终留下来,不仅取决于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的基本面,更要看政策的稳定性和可预期性、市场的公平竞争空间、政府的法治意识和服务意识等深层次的因素。
这些理念合在一起形成的营商环境,就是地方竞争的软实力,也是一地最佳的金字招牌。
当“温江效率”一跃成为新的城市营商环境品牌,金温江之“金”将会有更为丰富的体现,其探索对于所在省市乃至发达地区都有积极借鉴意义。
“温江效率”,给当地带来了什么?
与资源、土地、税费等显而易见的实体相比,营商环境或许看不见、摸不着,但每一家企业、每一个人,都能清晰地感受得到,并会用脚做出选择。
同时,无论是拼土地还是拼政策优惠,都只有短期之效。正如“零门槛落户”对于抢人大战的作用一样,由于缺乏门槛和独占优势,所有城市都能轻易复制模仿,最终区域竞争又会回到同一基本面。
营商环境则不同,它是一地现代化治理能力的体现,检验的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在不同能级城市乃至不同区域都有着巨大悬殊,从而成为城市竞争软实力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营商环境建设不易,但一旦建成,就能迅速转化为竞争优势,带动人口企业涌入、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并推动城市形象的全方位跃升。
过去一年,温江新引进签约192个重点项目,其中包括金港汽车、海思科制药研发生产基地等20个重大和高能级项目。
而龙年伊始,温江就宣布计划第一批实施重大项目219个,全年力争签约引进社会投资项目100个,其中重大项目和高能级项目35个以上。
大项目带动大投资,大投资带动大产业,大产业带动大发展。近年来,温江一众中小企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在中西部企业之林有了重要的一席之地。
数据显示,仅2023年,温江新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5家,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15家,百利天恒、科伦博泰两家龙头医药企业双双创下创新药出海纪录。
大项目、大企业的涌现,是温江区现代化产业体系拔节生长、不断壮大的体现。
目前,温江区正在全力推动地标产业提能升级,重点产业、未来产业集聚成势,构建“姓温有据”(产业画像“姓温”、产业选择“有据”)的“3+6”现代化产业体系。
这些产业,既涵盖医药健康、绿色食品、现代都市农业三大地标产业,又囊括了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印务轻纺、现代商务、文体旅游、数字经济六大重点产业和未来产业。
无论是地标产业还是重点未来、未来产业,多数都是当下各大城市争抢布局的主赛道,竞争远比一些依赖资源投入的传统产业更为激烈,更需要一流的营商环境作为关键的胜负手。
同时,这些产业多数都是知识密集型或技术密集型产业,且部分属于新质生产力的范畴,需要强大的产业集群、密集的创新资源和良好的市场环境作为支撑,而温江区在这方面更具优势。
从城市的长远发展来看,无数城市都渴望一夜之间爆得大名,借助网红经济的东风一跃而起,但城市形象的形成终究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细水长流,更需静水流深。
营商环境才是最好的城市形象。
温江将“温江效率”作为城市品牌,将营商环境作为最重要的城市形象标志,极具前瞻意识又富有远见,对城市发展的积极影响也更为深远。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营商环境改革如此,城市竞争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