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婆喊我组装自行车 #F390
今天晚上本来要写文的,可是LP要我组装自行车。小孩子大了,买了辆童车。
反正这事逃避总是要被抓捕嗔压的,没有办法。装就装吧。
大伙都知道我以前是做Marketing产品经理的。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整件事有多么地不靠谱。
首先,是零件。我已经不记得自己有多少年没有买过散件了。象电视机这么高精尖的东西,也是直接放在壁柜上,通了电源就能看。
这部自行车,他,分为四个部件。
我真心不明白,21世纪卖产品,为什么你还要DIY。如果说有篮子,踏板之类突出部件,特别占地方也就算了。占运输空间。
可是你车上的铃铛,握手,档泥板,这些小东西你都不装。都要客户一个个看说明书装。
你以为客户是来晚自习的么。
装着装着,更加是友邦诧异了。
DIY的事情我也做过,比较有代表性的。例如IKEA的家具。说明书绝大多数人都看过。
有A部件,形状如图,X2
有B部件,形状如图,X3
将A部件插入B部件小孔,插入后形状如图。
如果你安装IKEA的家具,或者安装LEGO的玩具,看说明书本身就是一种享受。
他的说明书,一般会有40~60页。每一页都只讲一个步骤。
步骤⑩,需要哪些零件,三维立体图如何。写得清清楚楚。
好了,我们这辆自行车呢。他的说明书是怎样的。
它一共就一页纸!
它一共就一页纸!
它一共就一页纸!
这还不是最重要的,如果我们细看一下他的文字的话:
“步骤二:
轴助轮的安装
先将后轴二侧螺母拧下,白色的限位卡保持原位置,然后将辅助轮,垫片,螺母按顺序套在轴左侧,螺母拧上几扣但不要紧固。右侧步骤同左侧,然后将车子垂直地面立正;调整辅助轮与地面距离”
好了,现在请你告诉我,什么叫做“辅助轮”。
我承认,当时一看到这个字眼,我整个人就懵了。
这种专业术语,在工厂的老师傅眼里,或许就和三岁蒙童一样不言而喻。可是我们用户不懂啊。即使懂,我们也不敢试。你100%确认不会把硬盘格式化么。
即使你连蒙带卡,把“辅助轮”给猜出来了。可是第二句:“限位卡”。
苍天啊!大地啊!
这个限位卡又是什么东西。
臣妾真不知道啊。
我们继续往后翻,看后面的更难:
“步骤5:刹车的调整
注意:左边刹把用于制动后轮,右边刹把用于制动前轮。
1.钳形刹车的调整,首先需要用10mm扳手将刹车线紧固螺丝拧松,然后调整刹车皮和车圈的距离。再将刹车线拉紧,接着拧紧刹车紧固螺丝。如果二侧的刹车皮和车圈的距离不平衡,可以把钳形刹车装置中间的对中调节螺丝拧紧。再把刹车调整到对中位置,再将调节10mm扳手拧松后,将刹车皮方向调节到与车圈刹车门平行。上下位置要压在车全平面上,然后拧紧调节螺丝(见图4)”
请问:
-
制动前轮
-
制动后轮
-
钳形刹车
-
刹车线紧固螺丝
-
刹车皮
-
对中调节螺丝
这些玩意又是什么东西!我是真心不知道啊。你让我拿着说明书,翻来覆去再看上20遍。我也不知道你指的什么。
还如图4呢,4你妈个鬼啊。你自己看看那图,上面什么也没有。
这些东西,对于几十年车场里的老师傅,或许就如空气喝水一样熟悉。
可是客户真的不懂呀。
你张口闭口都是专业术语。什么车架立管,前轮轴,前叉槽。您不可以这样写说明书的您懂么。
朋友们都知道我以前是做产品经理的。在我看来,整件事情就充满了一股“前工业时代”的味道。
首先你就不应该让客户组装。熟练工或许几分钟的事,但是客户第一次装,就要半小时甚至二小时。
客户购买的是你的服务,节省的是客户的小时。可想而知购买体验非常糟糕。
产品的设计,应该以尽量的人性化为主。
哪怕因为运输尺寸不得不分割。也应尽量做成完全制成品的几大块。
哪怕你不得不用一个折叠式的篮子,也比拿螺丝洋钉让客户自己装篮子好。
所有的拼接接口,应该有明显的颜色标记。或者特殊形状指示。
写说明书,应尽量做到“白居易”。老太太都看得懂。
印刷成本如此低廉的今天,说明书只有一页纸。那唯一的解释,就是你根本没有用心去做。
自行车厂的说明书,或许还是50年前的版本。我甚至怀疑50年都没变过。
现在已不是1950年代,青年人拥有一辆自行车是了不起的得意,自然会津津乐道每一个部件的名称。就如同EVA机动高达。
现在自行车就是纯消费品。谁有耐心学你的“刹车线紧固螺丝”。
中国货在国际市场上卖不到高端,Marketing缺乏指引是最主要的原因。
你这种档次的说明书拿到美国市场去,“价格足够低”恐怕只能是你唯一的卖点了。
你需要将所有的零件拆散了,重新拍照。拍一本约40页左右的完全“安装手册”。
这虽然会多一些手续,但却是一劳永逸的。
言归正传,话说哥哥以大无畏的探索精神和必应搜索,经过了一个小时的艰苦奋战之后,终于把“安装手册”中左右的术语都弄懂了。自行车也站起来了。
然后,稍后,且慢。
危险,这车不能开!
幸好哥哥还有一点机械常识,属于1%那种装好了自行车不掉入坑里的人。
为什么,因为你还要调试刹车!
这件事是如此之重要。重要到生命生死纠关。
可是在“安装手册”中提示了没有。没有!
如果你在美国售卖,你早就被人控告到倾家荡产了!!
朋友们,这辆车,他寄给我的四大组件,彻底全部安装之后。
默认的状态,刹车是坏的!
安装的时候我就隐隐觉得不安。等全部装完了以后,再检查一遍,才想起前刹车根本无法并拢。
后刹车有轻微阻力,但也不强。
那怎么办呢,再搜索厂家网站。搜微信公众号,然后看里面的教学视频。
根据教学视频的指导,和那本说明书做得一样烂,技师安装的时候手是被遮住的。
然后,你调整收紧刹车线。
对此,我非常非常地不满。
为什么要客户自己调整刹车线。难道我买个电视回家,还要自己焊二个三极管么?
客户们需要的是一个“成品”。是买回家就能用的东西。
而不是厂家提供的半成品。你已经耗费了我无数的时间和精力了。
如果你说,因为自行车的规则和设计。他注定了不可以在出厂时就把刹车调好。
那么你为什么不改设计?
目前自行车上采用的,是一种叫做“钳形刹车”的构造。其原理,有二根线连在把手上。拖着二条鱼须一般又丑又易坏的线,一直到轮子上,实现机械开关。
这个设计是有很大问题的。
1)人手的刹车,是一个信号。只有在前工业时代,纯机械时代,才需要以机械传动,将信号传到轮子上去。
2)有二根很长的刹车线,很不美观。而且有安全隐患
3)刹车的动力纯粹依靠牵线传递,人手需要很大的力量
4)整个系统十分复杂,易坏。
如果让我讲一句很不客气的话。自行车的设计,在过去50年内,就没有任何改动。
1950年时是怎样的框架结构,2016年还是怎样的框架结构。
唯一的区别,材料换成合成塑料。更轻便一些。
而我们知道,西方发达国家,绝对不是这样的。
以笔者科班出生的500强Marketing而言,讲究的是Continuous Improvement.中文译为持续改进。
产品经理的责任,就是不断对产品加以改良。重新设计,使得产品本身越来越好。
任何一个产品,其背后都有持续的科技投入。每一代的产品都是不同的。5年,10年前的产品。和今天设计肯定有代差。R&D投入
更不要说50年前的产品。
总体来说,产品设计沿袭着以下几条路线。
1)简化结构,减少零件。
当产品刚出现时,也是象现在的自行车,瓶瓶罐罐,电线缠绕的。
但是,500强会让产品不断演化。结构越来越精简,越来越倾向整体铸造一体件。
就好比说BMW的车门,一开始是250个零件,后来是150个,最后是97个。
2)统一规格,增加复用性
尽量在不同的产品上用相同的配件。这事勿用赘言。
3)用户友善性
将接口尽量外移。使每一个部件都非常容易拆卸,非常容易安装。预留了充分空间考虑操作者友善性。
据说BMW的一个目标,是整辆汽车可以完全靠螺丝刀+手撕分解为可降解材料。从一开始人家就帮你把撕车门的角度给考虑好了。
目前自行车的钳式结构,是50年代的产品。典型的“前工业时代”技术。
结构非常复杂,零件众多,鲁棒性极差。
“好了,别闹情绪了,继续干活”。太君有指示。
然后,拧了,失败。
又失败。
再失败。
刹车居然安装不上去。他的刹车螺丝是坏的。
这一刻,俺的怒气再也无法压抑,终于彻底爆发了。
“什么垃圾破车,设计师都是猪头么”。
“这么重要的一个零部件,居然是螺丝刀卡在背后,伸不进去的位置”。
“而且你用旋转螺帽干什么,知道螺帽有多难拧么”。
“这个固定螺帽,根本固定不了啊。拆也拆不开,修也没法修”。
这车没法装。他最关键一个位置,刹车闭合度的调整,涉及到一个螺帽。
这个螺帽躲在二根铁杆后面,而且表面是完全光滑的。只能靠拧圆周转动。
螺帽卡不紧,刹车修不好。
这么重要的一个开关,每个人注定都会碰到的开关。
居然不是放在显眼,开放,易于操作的位置上。
所以就是修不好。
修不好还能怎么办,天猫退货咯。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差的产品,这么烂的产品,这么渣的产品。
从头到脚,设计就是一团渣。管理就是一团渣。丝毫没有用户友善度。整个设计还停留在上世纪50年代,我怀疑五十年来就没有任何改进过。难怪有人忍无可忍,要搞小米自行车。
“退货,退货,差评,差评”。
“坚决搞个差评。快递再麻烦我也要把这车运回去”。
“耗了我二个小时,写文章的心情彻底没有了”。
“这是什么狗屁牌子,怎么会买这种垃圾货的”。
“凤凰啊,上海名牌啊”。
“凤凰牌自行车,几十年的名牌,最好的牌子,上海的骄傲啊。我还特意选了最贵一款”。
我无语,“你不知道凤凰是个国企么”。
国企啊,真的搞不好了。
(欧神,2016年5月6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