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基

识人之道(二)#Y38

字号+ 2019-05-06 10:09

识人之道(二) #Y38 (一)前言 提问:1mol/L 的H+ 溶液和1mol/L 的OH-溶液发生酸碱中和,最后容器里还剩多少H+? 普通人直觉上会回答,因...


识人之道(二)
#Y38

 

 

(一)前言

 

提问:1mol/L 的H+ 溶液和1mol/L 的OH-溶液发生酸碱中和,最后容器里还剩多少H+?

普通人直觉上会回答,因为阴阳离子全部反应完毕,结合成了H2O,所以答案是0嘛。

 

不对的。

 

我以前念书的时候化学成绩很好,主要得益于很早的时候,就对“平衡”二字有了理解。

在此之前,化学教给你一堆“黄色遇到蓝色变成绿色”,你就背去吧;

在这之后,进入到advanced化学世界,它教你的是:

“这个反应啊,咱可以发僧,但四啊,完事儿咱害得给它建立一个新平衡。”(此处请脑补一个循循善诱的东北大哥的语调)

你以为的那种“完全反应”是永远不会彻底进行完的。

 

每一个小体系内部,都有它的平衡,里面的所有物质在和平时期沉默不语,可你若要对系统发出扰动,你就不能不顾虑原本体系一切物质的存在。

 

1mol/L的强酸兴高采烈地冲进来,真以为可以让全部OH-就范吗?

 

 

(二)畅销书

 

这篇文章是在说识人(或者准确的说是待人接物之道),为什么要先扯一段化学知识呢?

 

因为要提醒读者,科学尚未普及,有科学意识的合格公民还是太少,这影响了社会上的大部分人,还在对人性,抱存着一厢情愿的痴心与妄念。

 

在智商税面前,忙碌的中产们日防夜防,躲过了a股收割,躲过了拍p2p收割,甚至躲过了学区房收割,但却躲不过畅销书的收割。在机场的书店门口(那里是典型畅销书热卖的地方),我真是看尽了读者们的浅薄。

 

以我比较了解的某本讲产品营销的畅销书为例。

从2016年出版至今,卖了几十万册,以其精装版50元一本的售价,gmv差不多在3000万元左右,鉴于我知道它的写作周期,故而为作者和出版商共谋的圈钱能力大大拜服。它前段时间要再版(aka提价),出版社小编问我能不能配合写点东西为这本书站站台,残存的良知让我还是谢绝了这个邀约。

 

之所以说我还比较了解这本书,是因为了解它的真实创作动因——

 

那一年,这个营销人,想签一家大公司的年框合作,签约额是小千万级的。但由于这家大公司一向以互联网思维闻名,给的营销预算简直是能抠就抠,签约签得很磨叽,预算额度几经腰斩。

不过最后还得说营销人是老司机,想到了为这家公司递上投名状。

 

“哥,我帮你们写本书,出版事宜全部我来处理。
 
将你们能公开披露的产品发展史做成案例,在市场上软性pr一番,业界口碑就不说了,高逼格影响力更是不在话下呀。”

 

三个月后,世上多了一本可有可无的畅销书,书中所提到的所谓“揭秘”“案例”,其实都是公开信息大白话,但是经过一些巧妙地编排之后,看上去更显得“有框架”“有方法论”而已。

另外借由大公司的ip和营销人的圈内卖力吆喝,销售情况一直都算很理想的,这不今年还要再版呢!

更重要的是,除了3000万gmv之外,营销人拿到年框合作,大公司拿到了“写进教科书”般的pr效果,连带着书商渠道商甚至印刷厂,都跟着赚了一笔。

中国人自古尚文,书,是逼格极高之事。买书乱买不算乱花钱,反正才50块。

 

但,依然不能改变这本书是一场闹哄哄的噱头的事实。如果当年那些被收智商税的读者有人从中觉醒,才会意识到,按照这本书里所编写的所谓方法论,忠实如法炮制自己营销战略的公司都被疯狂打脸,死翘了一地。

 

dt>0,凡有交易,便是喜悦。

不能否认,人们被收智商税的当下,也都是乐呵呵的。

 

 

(三)伪透明

 

自从ray dalio在中国变成了一座丰碑,他所鼓吹的极度透明原则,就成了金融街小白领们的装逼神器。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原则》火了之后,前赴后继的小白左们开始活成一个透明箱。

 

然而他们没想过,透明本身难道是底层驱动力吗?正解必然不是,利益和生存,才是底层驱动力。

他们没有想过,当ray主张极度透明的时候,推动他的力量,是希望以更低成本与广义上的合作方达成沟通合作,是为了更顺滑地实现利益。而与此同时,他对自己的内心、自己真正的基本盘、盟友以及私生活,则采取了更为讳莫如深的态度,在这些方面,他的透明程度,连以老谋深算出名、但却写了《环球投资旅行》的罗杰斯还不如呢。

 

杨绛在《将饮茶》里曾写过,wg时期的小兵,就对人的身份的“透明度”有着痴迷般的极端追求,但是,如果人的行为所象征的意义,可以作为一种标签、进而成为某种品质的“证明”——因为有透明度,所以是好人,因为有私心,所以要大肆批斗——那么行为本身就会被极度扭曲,这时的透明度也就不再是最初人们所希望探求的样子了。

 

读到这一段的时候,我就想到了文章最开始的那个化学平衡的问题。

 

小兵也好,小白领也好,以为通过一剂猛药的方式获得了某种信息,比如人的成分界定,比如所谓的大公司内幕案例,但是事实上当他们出于贪欲所提出的不合理诉求扰动了系统平衡,就会在底层长出一个新的平衡,去抵抗他们的荒唐。

 

中国人管这个叫,天知道损有余而不足;

法国人管这个叫,勒夏特列化学平衡原理。

 

在你以为的H+ 与OH-完全反应完毕之后,H+ (或者OH-)就真的没有了吗?

不是的,系统底层的平衡也需要被重新建立,有高中知识的人知道,此时H+也许还有10^-7,再稍微进阶一点的人会告诉你,如果平衡系不同,连这个数都是不一定的。(比如反应本身发生在NH3·H2O的基底里呢?)

 

以浅薄短视、自我中心的态度闯荡社会,就会看不清人。

 

 

(四)平衡

 

最近发生了一件事,深深深深地刺伤了我。

 

一个帅哥忘记了我上个月发的文章写的是什么。

 

我们几个朋友一起吃晚饭,聊着聊着说到我写的东西,另外一个人冷不丁地问他,“你记得她最新发的那篇吗?”。电光火石之间,那个人游移的眼神就暴露了,然后他赶忙跟我补救说:“我看了,但是忘记叫什么了,真的看了,你不是还自己转到朋友圈了吗,我当时和那个xx一起点赞了不是么。”

 

接下来我自讨没趣地多嘴了一句,那你总记得我写了什么吧?

……呃……

然后他自罚了三杯Dom Perignon,我才悻悻地转移到下一个话题。

 

那一晚我都很惆怅。

回来之后,给水库写稿都提不起劲来了(这对我来说很反常,以往每次都是斗志昂扬地写,期待着和网友们留言区大战三百回合的)。

是的,即便是已经在网上发文章很多年,总曝光量在千万级,没想到在该玻璃心的时候,也真是一点不逊于人呢!

 

等到天亮之后,我从床上坐起来,45°角望向窗外,“难道你自己就记得住你看过的作者吗?”,果然,我扣着手机不看朋友圈,连昨天读过什么都回忆不起来,一篇都不记得了。

 

如果是这样,那我还写个什么劲儿呢?

瞬间抑郁了啊有没有。

更何况水库的读者还格外难伺候。

他们希望,每一篇文章#,都是一份万世不移的标准答案。

 

有时候,读者很无助,想立刻知道“2万起步的理财怎么样手把手操作可以在明年变成20万”。

有时候,读者很好学,既想知道五年内的房价走势,也想“向哥哥学习如何练就看穿t-1的智慧”。

有时候,读者平静和蔼,有时候,他们暴躁且难以取悦。

但全部的时候,他们是贪婪的。

 

但偏偏遗忘也是人性底层的一种“平衡”,如果你不能打个响指把全部人灭掉、然后按你心愿造出不会遗忘的人的话,那么就只能接受,然后设法在上面戴着镣铐起舞。

文章千古事,写作者、表达者们,必须一代又一代笔耕不辍,以一己之微弱的重复对抗群体巨大的遗忘,然后抱着一颗平常心,等待着一点微弱的星火,扰动它周围的一小片黑暗。

 

识人之道的第二篇,如果你终将遗忘的话,起码记住这句话:

 

 

不对任何他人,抱有动物性以外的奢望;

不对任何“反应”结果,抱有科学以外的妄想。

 

 

帅哥忘掉我的文章,是理所当然;如果他记得,我就捧起他的小脸亲他额头一下。

所以现在,我合上电脑,又发了一条微信约他看电影去了。

水库论坛微信社群平台汇集各城市投资大咖,本圈是房产多军众多资深大佬坐镇 ,主要投资城市:重庆、上海 、杭州 、苏州 、杭州、北京、 深圳、 广州  、武汉、 南京、 沈阳、郑州、成都等, 房友自由交流各地投资心得 ,帮助小白解疑释惑, 定期交流楼盘信息及贷款信用卡等申请指南 。 铸造资产长城。抵御纸币通胀 ,集 体智慧打造一个有思想的财富管理交流平台。各省会城市均有群。

水库微信大群:目前是从1群到59群。 1群又称元老院。主要是水库元老在里面。目前可有名额的可免费加入的只有59群。大群免费,原则上每个人只能加一个大群。已经在水库 各大群的,请不要再次加群,以节省群资源。

水库a8群需要验资,净资产达到1千万以上方可入群。 

水库信用贷信用卡交流群:交流各种信用贷信用卡大额申请技巧,使用技巧,撸羊毛实战凑首付技巧。

需要入群的朋友请微信搜索:689574 添加,验证语:入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