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裤子与核子 #X72
R>T,
当暴力外壳被撕碎时,你将失去更多。
一)最好的简历
中产阶级虎妈猫爸,在养娃的事情上,向来是鸡飞狗跳的。
你爬去liba,爬去X帆,无数虎妈发出了叽叽喳喳的声音。
她们一边热烈地交换鸡娃的人生经验,一边小心翼翼地注意着自己的言辞。
争取既能够最大限度上炫耀自己的牛娃,又不至于露出太多的精华,让人家如法炮制,变成自己的竞争对手。
你看她们此举,就能想到当年上学时,女同学通宵刷题之后说“我昨天一直在看电视”的样子。
过了二十年,撒谎的口气还是毫无长进。
一片寂静的水面下,暗流涌动,人人顶着黑眼圈强聊电视剧女主角。
但一旦有石子投进湖中,涟漪就会扩散出巨大的形状。
比如昨天,网上出现了一份“5岁小朋友逆天简历”。
细处不表,这位5岁小朋友,才幼儿园大班,认得的字要以千计,读过500本英语书,走过的城市在地图上标得密密麻麻。
全中国至少有十万个家长看红了眼睛。
娃和娃的差距怎么就那么大。争夺教育资源的战争,从一开始就被人虐泉。
当然,一般一个热闹出现的时候,总会有位看似懂行的高人,在旁边指点江山。
这位高人给出了详细的分析,说白了就是:
你以为那是优质简历,其实是垃圾简历。
上学困难是因为地段不行,地段不行是因为资金不行。
所以这金碧辉煌,在内行人看来,却是处处透着穷酸。
这已经是现在最靠谱的分析,但是还是没能跳出水面。
因为当你沦落到需要“递简历”的时候,你就已经输了。
简历的正确使用方式,根本就不是让你把祖宗八代都写上去装点门面的!
一份好简历,不是把早餐食谱,孩子家谱,成长年谱,双手捧上去,让老师高高在上地挑挑拣拣。
是你家家谱上的活人,能够直接找到学校,让校长战战兢兢,把入学材料全部亲自两个手捧到你面前。
“您的孩子手续都已经办好了,学校的流程还是要麻烦走一下。我们把材料的模板,都已经准备好给您了。”
于是你找了两个小弟,网上下载个模板,照着今年录取分数第一的简历编一份。
这份简历不管好不好,在所有老师眼里,都一定是最好的!
鸡得好不好,根本就没有讨论的意义。
-
“鸡娃”这个词本身就说明,家长既在经济上没有退路,又在社会上没有门路。
-
经营多年,根系依旧只停留在浅表,根本就没有扎进土地的深处。
-
环顾四周,无枝可栖,他们依旧是这个城市的外乡人。
-
所以只能鸡飞狗跳,孤注一掷,把孩子打造成最优秀的生产工具,继续在黑暗森林里竞争厮杀的命运。
是谁告诉你,这个世界是美好的,按部就班地努力做到优秀,就能取得成功。
要珍惜这种幻觉,因为不是每个人都有耐心骗你。
二)核裤之争
不想也知道,评论区一定又要跳起来骂:
“桃军师你歌颂走后门,说奋斗努力是无用功,颠覆社会道德底线。”
但不管怎么骂,比起金庸当年被“聚贤庄断义”的大场面,也只能算是茶杯里的风浪了。
《明报》创刊之初,本来是面向香港小市民的报纸。
金庸对明报的定位是“不晋不鲁,绝对中立”,拥护“公正与善良”,即所谓的理中客。
明报初创之时,定位还不很清晰,压倒一切的是生存。金庸既然不想走低俗色情路线,又想作点正式社评,就得通过连载武侠小说来贴补销量。
草创的前三年,日子都过得非常清苦,金庸左手社论右手武侠,成了写稿的奶牛。
事情的转折点是在创刊三年之后。当时内地大量民众逃荒进入香港,最高时一天可达八千多人。
明报显然没能做到“不晋不鲁”,选择了山西老陈醋。因主张尊重个人权利,对于逃荒者的情景,做了大量的报道。
在当时,“人文主义精神”算是独辟蹊径,因此明报的销量大增。
此事之后,明报从娱乐小报向严肃媒体转型,新闻和评论的比重开始上升。
“逃荒潮”一年之后,当时的领导人决心发展核武,表示“当了裤子也要造核子”。
金庸便在报上发表社评,表示“宁要裤子,不要核弹”。
一个人民没有裤子穿的国家,即使勉强制造了一两枚原子弹出来,这个国家也是决计不会强盛的……请问几枚袖珍原子弹,有何用处?还是让人民多做几条裤子穿吧!
尖锐批评一出,舆论哗然,《文汇报》《新晚报》《大公报》《香港商报》《晶报》五家报纸,立刻撰文回击。
金庸与这多家报纸,便就“核裤问题”生发开去,展开了长达两个月的论战。
市民热切地追看到底是哪一方胜利,明报销量大增,一跃而居《文汇报》《大公报》之上,变成了香港举足轻重的大报之一。
金庸是大公报十年旧人,故交众多,却因观点之争,一朝反目。
他当时正写《天龙八部》,有聚贤庄乔峰断义情节。虽不能说是必然的因果,却不难找到相似的影子。
是是非非,众说纷纭。咖啡不谈,闲话却还是可以讲几句的。
有人觉得,金庸有锄强扶弱,行侠仗义之风,在鸡蛋和高墙之中永远选择前者;
但就连叙说此事的傅国涌也承认,“为了炒作报纸,提高发行量,向其他报纸有意寻衅打笔仗的行为并不鲜见。”
金庸自己便是积年的媒体人,后来也承认“核裤论”只是一个比喻。
既然他心知肚明,当年又何必要对那段话大作发挥?
斯人已逝,如今我们并不能知道,他到底是为了心中的信念而仗义执言,还是为了明报而选择了对这样的信念仗义执言。
三)侠义之惑
侠义式微,邪魔滋生。我们已经喝了太多的肥宅快乐水,需要有一些金庸式的清茶。
正是这种侠义的信念,塑造了中国人共同的品格。金庸为中国人创造了新的精神家园,这是他至关伟大的地方。
可是侠义精神,是非常容易被人利用的。
拎壶冲和岳不群的故事,我们不是没有看过。恶人振臂一呼,群雄响应,你纵然千般委屈,也是百口莫辩。
只要我占据了正确的高地,就可以煽动人心,“这样的大v就该人人喊打”。
这种时候,讨论对错没有任何意义。江南七怪死在桃花岛时,黄蓉被骂做妖女,连郭靖都不肯信她。
黄蓉只能用自己的智谋,令柯镇恶亲耳听到事情的真相。
如果最后郭黄没有战胜杨康欧阳克,那么日后的江湖传说里,黄蓉必定永世不得超生。
所以说句老实话,我一看到小孩子去上乐高课,肚子里就忍不住发冷笑。
我要是知名私立学校校长,我也要新引入一个STEM之类教育概念。
然后放出风去,今年入学简历,会将STEM成绩纳入指标考量。
你猜今年乐高积木会不会脱销,你猜家长会不会挤破头去报STEM班,你猜那培训班是不是我小舅子开的。
你猜我小舅子的学生会不会通过考核,你猜第二年他的口碑会不会传遍沪上,你猜我们两家的分红是七比三还是六比四。
只要我是供方,你是需方,制造一个正义的理由,就可以把你搓圆捏扁。
理念,是一种非常好用的工具。
四)雷霆菩萨
如果说金庸的大侠快意江湖,我却从《明报》的胜利中,看到了巨大的潜流。
金庸太懂得武侠世界的规矩。他恰到好处地在那样一个时代,成为了那样一个角色,于是抟扶摇直上九万里,一跃而闻名于香江。
这是心肠还是手段,傻傻分不清楚,也毫不重要了。
他已经是胜利者,赢得了名望和人心,有了把自己写成乔峰,他人写成丐帮兄弟的资格。
游戏规则,自古就是如此。
胜者的侠义,才能为世人和历史所承认。
你说公道自在人心,那么如果有一天,圣火熄灭,再也没有人知道真相,又当如何是好呢。
如果没有力量,就没有办法再保卫火种了。
所以胡林翼送给晚年的曾国藩一副寿联:“以雷霆手段,显菩萨心肠”。
拥有强大的肌肉,才能收放自如地展示出优美的姿态。有雷霆手段而不轻易动用,才能显示出菩萨的慈悲之心。
没有力量背书的宽容,就是被美化的软弱。
没有违背规则的能力时,遵守规则就毫无意义。
就算把简历打穿,也不过是高级羔羊罢了。
引而不发,手下留情,从来是最高贵的侠义。
但是大侠背后,通常还背着一把鲜血淋淋的宝剑。
明报之言,不是大义。
没有核子,人民是连裤子也保不住的。
(我是军师,大祭酒,2018年11月1日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