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10) 治理新疆(十)
……
清兵神速入敌群,左砍右射显神威。
敌人无备顿惊乱,木鸡呆立无处飞。
万箭齐发声震耳,战马飞奔似凤龙。
官兵砍杀知情趣,敌人首飞血泉涌。
……
摘自贺灵先生翻译的锡伯族长篇史诗《喀什噶尔战记》。
1827年农历2月25日,冬春相交的南疆,依然寒风刺骨。
清军在今天新疆伽师县境内的某一地,和穆斯林叛军隔河相对,天刚蒙蒙亮,清军就发起了进攻,但是这一仗很难打。
虽然这个时节,河水是一年中水量最少的时候,可是由于敌人掘开了河堤,清军需要在超过膝盖的,来自雪山冰冷刺骨的河水里,前进几百米,才能和敌人交火。
杨遇春也没有什么特别好的办法,他还是打算用骑兵两翼突击,可是过河的时候骑兵驰骋不起来,他必须耍点花招,来分散敌人的注意力。
不过在此之前,他必须要让步兵在河的对岸站住脚,因为他的骑兵数量并不是很多,最终还是要靠步兵来解决战斗。
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对面张格尔聚集了10多万大军,排出了几公里长的阵型,布满了火枪兵,随便在哪一点要登上河堤,都是要付出重大牺牲的。
为了避免士兵冻伤,杨遇春命令,所有的步兵腿上脚上都涂满了油脂,然后把裤子扎紧,再在裤子鞋子上面涂满油脂,不过如果在水里呆的时间长了,水还是会浸入衣服鞋子,这仗的条件,实在是太艰苦了。
清军首先开始用火炮轰击敌人,当时清军的威远炮,根据杨遇春的书里记载,直射距离只有800步,五六百米的样子,精度不错,曲射距离可以达到四千步,大概在两公里左右,但是没有准头。
清军轰击对方的同时,步兵也开始下水,不过并不是真正的渡河,他们是在测试对方的反应。
长龄,杨遇春,杨芳,都拿着望远镜在后方观察,根据杨遇春书里的记载,当时清军已经有了这个东西。
杨遇春要测试的是,敌人会不会立刻向清军可能的渡河点集中,只要他们的指挥官做出这个举动,那他就有办法对付他们了。
果然,负责前线指挥的浩罕将领色提巴尔第,立刻命令周围的部队,抽调一部分人,向清军的渡河点集中。
看到了这个情况,清军的几个将领相视一笑,看来一切都如杨遇春的预计,清军今天是可以过的了河的。
于是清军又在另外几个点开始了炮击,然后又有清兵下水,于是穆斯林军又开始向这几个点集中,结果无意之中,就在每两个点之间,形成了薄弱处,这里才是清军真正要突破的地点。
当然,戏还要演得再真一点,才能把敌人都吸引过来,清军在距离敌人一百多米的地方,停了下来,人人之间散的很开,开始用火绳枪和抬枪轰击对方,当然穆斯林军也以密集的火绳枪回应。
不过在这个距离上,双方谁都很难打中对方,因为这个时候,火绳枪和抬枪都要曲射才能打到那么远。
战场上一时硝烟弥漫,枪炮声震天,双方弹如雨下,但是没有几个人倒地,越来越多的穆斯林火绳枪兵,被吸引到了这几个点,加入了对河中间清军的攻击。
杨遇春看见差不多了,就对杨芳点了点头,于是杨芳立刻驰马离去,他要指挥真正的部队过河。
他们要渡河的地点,都是前一天晚上探查过,相对较浅,有芦苇掩护的地方。
这些部队刀牌手在前,长矛兵居次,随后是弓箭兵,鸟枪兵,抬枪兵。他们以最快的速度冲向河对岸。
穆斯林叛军很快就发现了他们,就在他们打算分兵去帮助的时候,刚才佯攻的清军,突然开始向岸边逼近。同时他们背后,又有清军的马队下水,冲了过来。
要不要过去支援,穆斯林叛军不由的有点犹豫,可是杨遇春要的就是他们这个心态,等他们下定决心的时候,清军已经打垮了薄弱处的守兵,登岸了,眼前的清军又退回了河中间,马队也只是虚晃一枪,重新回到了岸上。
清军上岸以后,迅速结成了速战阵,开始向两边推进,火器和冷兵器交替前进,打的穆斯林步兵损失惨重,渐渐有点儿不支。
后续的清军步兵,也迅速开始过河,支援这几个桥头堡,很快每个点都有了上千人,而且把火炮也拉了过去。
虽然清军奇袭得手,但是距离分出胜负,还早的很。
打到这个时候,穆斯林叛军也已经回过神来,立刻调集重兵围攻这几个桥头堡,虽然死伤惨重,但是他们毕竟人多势众,双方很快就处于了胶着状态。
虽然穆斯林叛军无法把清军赶下水,可是清军也无法继续扩大阵地,这对清军很不利,因为清军人少,全靠战术协调来打击对方,持续久了,对方就会渐渐摸清套路,想出反制的招数,而且清军随身携带的弹药和弓箭有限,一旦用完,后果将不堪设想。
于是杨遇春急忙祭出了他的杀手锏,趁着穆斯林叛军和渡河清军打得激烈的间隙,命令骑兵迅速过河,从两翼包抄敌军。
清军虽然迅速渡河,可是他们一登岸以后,却发现情况不妙,由于这招用了太多次了,穆斯林叛军早就有了防备。
清军骑兵登岸以后,发现穆斯林叛军在两翼早就组织了两个长矛大阵,背后有骑兵用火绳枪掩护,清军一时也无法突破对方,战斗全面陷入了僵局。
河那边杀声震天,河这边的清军将领,不由得人人手里都捏了一把汗,这要是不能迅速的撕裂敌人的阵型,时间久了,清军人少,肯定会被打败。
所有的人都望着杨遇春,希望他马上拿出妙招,可是杨遇春这个时候,早就紧张得汗流浃背,他也不是神,这个时候他也无计可施。
所有人的心,不由得全提到了嗓子眼上……
清代到了中期为什么会衰落?除了白银问题,人口增加问题,新疆穆斯林叛乱带来的沉重经济负担以外,其实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清代的移民政策,这是被大家长期忽略的一个问题。
西方为什么能崛起?为什么进入16世纪以后,再也没有遇到马尔萨斯陷阱?有人说是工业革命,有人说是美洲带来的高产农作物,其实这都没有说到要点上。
因为工业革命是在乾隆晚期才开始的,在此之前,欧洲的农业水平还不如中国,至于高产的美洲作物,中国也没有比欧洲晚多久,就也获得了推广。
真正的原因是,欧洲通过开发殖民地,把大量的剩余人口,移往了这些地方,从而推迟了马尔萨斯陷阱的到来,然后等到工业革命爆发以后,他们就不在乎这个问题了。
实际上清代也有这个机会,但是他们却没有抓住。如果清政府能早点开放向东北和新疆移民,鼓励向东南亚移民,清代的危机至少要后推几十年,历史很可能就会发展的不一样。
清政府最大的错误是,把东北当作他们的龙兴之地,长期不允许汉人向那里移民,同时把移往东南亚的中国人,全部视为叛徒,没有加以保护,使清朝的人口增加,全部集中在了内地。
清代耕地的增加,到了嘉庆道光两朝,已经停滞,可是人口却依然源源不断的增加,老百姓的生活水平,自然直线下跌,就掉入了所谓的马尔萨斯陷阱,所以从乾隆晚年开始,农民起义就不断爆发,又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危机。
如果早点开放向东北移民,鼓励向东南亚移民,至少能疏散几千万,甚至上亿人口,就会极大的缓解社会矛盾,推迟马尔萨斯陷阱的到来,随后的历史发展,就很可能会有变量。
乾隆虽然收复了新疆,可是新疆后来的所有问题,却也都是他埋下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不准汉人向南疆移民。
兆惠击败了大小和卓,收复南疆以后,实际上由于长年战乱,新疆人口损失严重,总计不到30万人,空闲的可耕地,可以说是非常之多。
如果清政府在这个时候,有计划的从内地迁移四五十万贫民来到南疆,就会改变南疆的社会结构,当时这种事不是没有先例,比如湖广填四川,就是完全由政府组织的。
这样会带来几个好处,第一,通过汉族农民的到来,可以提高南疆的生产力,通过向他们征税,可以实现自给自足,摆脱财政上的沉重负担。
第二个,改变宗教信仰,人口比例,驻军来源,让伊斯兰教在南疆的影响力大幅下降,后来的多次宗教叛乱,就不可能会发生。同时也避免了战争带来的巨额开支,从而减轻内地的社会矛盾。
对中国近代史影响最大的一点是,如果同治年间,新疆没有发生动乱,左宗棠没有花几千万两白银来收复新疆,那么这些钱,很可能有相当一部分,就会用在洋务运动和海军建设上了,那么中国后来的命运,可能就完全不同。
可惜的是,清代的人没有这个远见。
当时乾隆虽然小规模的向北疆移民,可是为了安抚南疆的穆斯林,给他们一个更好的生存空间,他禁止汉人向南疆移民。
他以为单纯通过提高穆斯林的生活水平,降低穆斯林的税赋,穆斯林就会对他感恩戴德,他错了!
穆斯林社会的舆论权掌握在阿訇手里,而阿訇和儒家统治阶级之间,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只要有阿訇在,不管你对穆斯林老百姓有多好,穆斯林迟早都会被他们煽动起来,反对儒家文明。
还有,穆斯林的朝觐制度,也决定了他们不会忠于中华文明,他们会天然的和阿拉伯文明占在一起,他们的心永远在麦加。
阿訇和朝觐问题不解决,伊斯兰教不实现本土化,冲突的种子就随时存在,即便政府做的再好,矛盾也无法化解,它只是暂时被压下去而已。
所以在当时的治理水平下,最好的办法就是移民,而乾隆的政策反其道而行,从清代中期开始,当穆斯林的人口迅速增加,伊斯兰教的力量壮大以后,叛乱就再也没有停止过,直到今天。
新疆每隔一段时间就发生的穆斯林叛乱,不仅仅让国家损失巨大,也让南疆的穆斯林,始终陷入了窘困和悲惨的境地,说到底,都是乾隆当年限制移民造成的。
哎!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当然,这些都是马后炮了,但也可以作为经验教训,让后来的人多一个思考方向,写历史,本来就是为了起到这个作用的。
好了,闲话少说,让我们再回到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古战场上,继续讲沙布都尔之战。
前面我们说过了,杨遇春是一个福将,运气好的不得了,大小参加了几百场战役,连汗毛都没有伤过一根。
就在清军眼看就要不行了的时候,幸运之神再次笼罩了他,穆斯林叛军存放的火药,突然发生了爆炸,巨大的气浪,霎时就击倒了上千名叛军。
然后跟着又发生了一件更幸运的事,在阵线后面上百米开外的穆斯林叛军总指挥,身披重甲的浩罕将领色提巴尔第,鬼使神差的,不知道被从哪儿飞来的一支箭,射中了他唯一没有甲胄保护的眼睛,当场毙命。
两桩接踵而来的意外,顿时让穆斯林叛军大乱,而清军骑兵趁此机会,一下子突入了敌人阵地,同时清军步兵,也迅速的把敌人分成了几段。
于是穆斯林叛军再次全军崩溃,落荒而逃,清军趁势追杀,阵斩了1万多名敌人,由于此时天色已黑,大部分穆斯林士兵还是逃脱了。
张格尔也在乱军中逃脱,不知道他会不会诅咒他的神,关键时刻这么不给力,简直不如杨遇春的幸运神那么威猛,所以,以后真的需要特别大的运气的时候,我一定要去崇州杨遇春府,拜拜杨遇春。
张格尔退到了阿瓦巴特,(大概在今天的伽师县城附近),这仗输得不明不白,让他心有不甘,于是他又重整力量,决定再和清军一较高下。
虽然这场战斗又打败了,但是张格尔和他手下的将领,也在飞速提高,他们决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也用计谋来对付杨遇春,他们准备耍什么花样呢?
清军再次大获全胜,众人全都兴高采烈,可是杨遇春却发现,敌人也在迅速的提高,他必须抓紧时间,立刻打垮他们,不能给他们喘息的机会,免得他们快速迭代。
于是第二天,清军迅速的追了上来,当晚就赶到了阿尔巴特,杨遇春为了震慑敌人,直接把大营扎在了离敌人不到一里地的地方。
当天晚上,杨遇春也没有闲着,他总结了前一天的战斗经验,发现自己的老套路被敌人摸透了,他必须出新招。
烛光下,杨遇春苦思冥想,半夜的时候,他叫醒了锡伯族将领额尔古伦,面授机宜,让他率领锡伯和索伦营1000多名骑兵,立刻出发,他给他们安排的是什么任务呢?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双方就立刻摆好了阵型,张格尔在一座不算太高的小山下部署好了队形,但是实际上,这并不是他的主力,他把他的精锐全部都埋伏在小山后面,特别是浩罕和吉尔吉斯坦骑兵。
他的想法是,开战以后,他的士兵边打边退,把清军吸引上小山,等到清军上到半山腰的时候,他派出骑兵突然从山顶冲下,步兵随后跟上,一举击溃清军。
这个计划非常精妙,借助山势冲下的骑兵,速度会非常之快,威力也是相当凶猛的,照理来说,清军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抵挡的住。
想到这里,张格尔非常开心,他觉得杨遇春应该是没有办法了,随便他有多幸运,也不可能躲得过他这致命的一击……
杨遇春又摆出了传统的阵型,步兵居中,排成速战阵,骑兵在两翼,然后就抢先发动了进攻。
清军和敌人一接触,穆斯林叛军就开始向山上退,不过杨遇春一眼就看出来了,这不是被击败,而是有计划的撤退。
敌人要干什么?杨遇春不由得心中一凛,紧张的思索起来,难道是要用滚木擂石?但他仔细的观察了这座小山,坡并不是很陡,山也并不是很高,用那东西的意义不大,那敌人想干什么呢?
他突然注意到,敌人部队里的骑兵好像少了很多,然后他立刻明白了,张格尔要干什么,不由得捻须一笑,于是他回头给杨芳滴咕了几句,然后指了一个方向,杨芳心领神会的也跟这一笑,立刻骑马离去……
渐渐的,战斗延伸到了半山腰,突然之间,大队的中亚骑兵,突然出现在山顶,开始组织队形,他们的身后跟满了步兵,山腰中的穆斯林士兵,迅速向两侧让开,恰好就是杨遇春刚才指给杨芳的位置。
来自浩罕的两个圣战分子,素丕察克、占巴克负责指挥这次冲击任务,他们率领着大队骑兵,已经排好了长长的骑兵冲击线,正准备发动冲击的时候……
突然之间,从清军的战线上冲出了几百只老虎,狂吼着冲向了穆斯林的骑兵,穆斯林的战马全部惊了,纷纷高高的扬起了前蹄,把穆斯林骑兵摔下马来,出自本能的反应,全部掉头就跑,然后又把后面跟进的穆斯林士兵,冲的乱七八糟。
所有的穆斯林士兵,都被这个突然出现的情况给惊呆了,一时间队形大乱,清军乘机全体压上,一下子就占领了山顶,变成由上向下进攻。
但是穆斯林叛军经过前面几仗以后,战术素养也在快速提高,他们立刻退到了山底,重新组织了阵线,准备继续负偶顽抗。
就在这个时候,突然之间,他们的背后响起了震天的马蹄声,随即飞来了密集的箭雨,1000多名锡伯和索伦重甲弓骑兵突然杀到,穆斯林士兵腹背受敌,顿时乱作一团,顷刻之间就全线崩溃。
于是清军全线追击,一路击毙二万多敌人,俘虏2000余人,浩罕将领素丕察克、占巴克全部死于乱军之中,清军大获全胜,很快就追到了张格尔的老巢,喀什城外的一条大河前。
可能有读者会说,等等!先说说刚才的老虎是从哪里来的?
呵呵,哪里有什么老虎!那是清军的虎衣藤牌兵,虽然叫做虎衣藤牌兵,但是他们一般不穿老虎衣服,因为那玩意儿对人无效,所以在正常情况下,他们穿的也是清军的号衣,因此穆斯林士兵并不知道他们的存在。
只有一个场景,他们需要穿老虎衣服,那就是进攻战马群的时候,而且他们会集体模仿老虎的叫声,第一次看见穿老虎衣服的士兵,又听见老虎的叫声,普通的战马,一定会被惊吓坏的,这是动物的本能。
不过清军虽然有这个绝招,但是平常很少使用,因为多来几次,战马就会适应,不害怕了,所以一定要到最关键的时候才用。
而穆斯林叛军企图用骑兵冲击半山腰的清军时,就是最关键的时候,而且破解的唯一招数,只有虎衣藤牌兵,所以杨遇春就亮出了他的底牌。
至于锡伯和索伦营,想必读者都能猜得到,杨遇春考虑到继续用骑兵两翼包抄,对方已经适应了,不如干脆半夜就派骑兵,远远的绕到敌人背后去,等到战斗的关键时刻,突然从背后攻击敌人,让敌人防不胜防。
结果这两记绝杀,在关键时刻都发挥了作用,穆斯林10多万叛军,狼奔豕突,一路逃回了喀什,双方隔河相望。
张格尔决定孤注一掷,他命令所有维吾尔族15岁以上的男子,必须全部参军,不从者立即处决。
于是他很快又筹集起了一支十几万人的大军,再次变得信心满满,因为他还有一个杀手锏,就是英国人之前帮他在河边,修的长达十多公里的野战工事。
清军虽然一路大胜,可是来到河边以后,他们突然被眼前的敌人工事,给惊呆了!
只见敌人的战线前有三道防御工事,战线后每隔一定的间距都有火力支援点,炮不是随便的摆在炮台上,而是部署在专门挖好的射击阵地里,除非对方直接命中,否则无法摧毁阵地里的火炮。
在整个阵地里,敌人部署了一百多门火炮,数万只火绳枪,1万多骑兵,部署了大量的陷阱,防马钉,鹿角,柴障,火力搭配合理,再加上前面宽阔的大河,没有任何漏洞可击。
众将看吧,不由得面面相觑,他们已经明白,绝不可能攻下这道阵地,设计的太巧妙了。
清军打穆斯林叛军,靠的就是专业性,可是在英国人修的这道工事面前,他们立刻都变成了业余选手,小学生级别。
所有的清军将领,第一次感到了心中没谱,连杨遇春也不停的捋着胡子,紧锁双眉,一语不发。
于是主帅长龄立刻召集大家开会,从下午一直开到了半夜,研究来研究去,大家的结论是,即使穆斯林叛军再不专业,可是有了这道工事,清军无论怎样进攻,肯定都会损失惨重,最终大败而归。
大帐里的气氛很沉闷,就连一向最足智多谋的杨遇春,这个时候也是背着双手,在大帐里踱来踱去,摇头晃脑,长吁短叹,似乎也没有了办法。
就在这个时候,帐外突然刮起了狂风,一时间飞沙走石,伸手不见五指。
看过敌人工事以后,心情一直很压抑的主帅长龄,这时候更加感到沮丧,甚至渐渐变得有点恐慌。
于是他就建议,清军既然无法突破敌人防御,不如立刻全军撤退,暂时脱离敌人,后退十里,避免被敌人趁乱偷袭,等想好了办法,再重新来攻。
众将纷纷附和,都觉得这是一个好主意。然后就把目光全都落在了杨遇春的身上,等着他点头。
杨遇春这时正一边捋着长须,一边盯着帐外,听着狂风的呼啸,人在神游之中。
突然之间,只见他背起了双手,开始仰头大笑,主帅长龄心想,天哪,我还以为就我一个人心虚,看来这老头也吓傻了。
接着杨遇春说了一番话,立刻震惊了所有的人,那么杨遇春究竟说了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