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7) 治理新疆(七)
(在正文之前,先感谢一下崇州市博物馆的负责同志,现在我还不知道他们叫什么名字,因为刚才一激动,忘了问了。
今天,就是周四下午,我正在写本文的时候,居然接到了一个他们打来的电话,告诉我,他们请示了领导以后,同意我可以在他们的博物馆内,现场翻看杨遇春的《武备制胜篇》,这让我简直喜出望外,这真是我遇到的最好的人,太负责了,太友善了,让我都不知道,用什么言语来表达感激之情!
同时,这件事也让我觉得,难道崇州博物馆是个福地,杨遇春真的就是幸运神吗?因为我去看崇州博物馆的那天下午,被朋友拉着去参加了一场“体育比赛”,居然超水平发挥,狠赢了一点money,今天又遇到了这样的好事,是不是因为我对他拥有崇敬之心,就可以带来好运?所以如果大家需要好运,可以去拜拜杨遇春,说不定会带来意外的惊喜。
我决定周五一早就去,再次谢谢博物馆的先生们,我看完了以后,会把这本书里的精彩之处,向大家分享,这可是孤本啊!)
1809年2月,在广州的英国新教传教士马礼逊,内心正忍受着巨大的煎熬,他本来是怀着高尚的理想,来中国传播基督教的,可是不仅仅中国人对他没兴趣,比他更早来的天主教传教士们,还纷纷的排挤他。
马礼逊
不仅仅如此,在广州巨大的生活开销,也让每年伦敦教会给他的200英镑的经费,根本就入不敷出。
他已经混不下去了,现在他正面临着两个选择,一是作为一个失败者,默默的回到英国,被众人嘲笑。
二是和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一个高级雇员的女儿结婚,同时成为一个间谍,为东印度公司收集中国的情报,这让他的良心感到不安。
挣扎了许久以后,他最终决定向现实低头,娶了东印度公司高级雇员莫顿先生的女儿,同时成为东印度公司在中国的情报员,获得每年500英镑的收入,让他能够在中国继续呆下去。
这个决定是正确的,几年以后,由于他的杰出贡献,他的收入达到了1500英镑,而且还有钱在中国做生意。唯一遗憾的一点是,他的基督教传教事业彻底荒废了,在中国呆了十几年,只收了5个“信徒”,而且都是特殊用途的“信徒”。
那么马礼逊是如何帮助东印度公司收集中国的情报呢?很简单,翻译东印度公司通过各种渠道获得的《京报》和《邸报》,上面有皇帝的圣旨,大臣的奏章,知道了这些,就可以把中国了解得一清二楚。
《京报》是从明朝末年开始,由官方允许,私人发行的一种半公开的政务新闻,主要是朝廷想让社会上知道的消息,类似于今天的《人民日报》。
而《邸报》则是朝廷的内部资料,只有官员才能阅读,类似于今天的《内参》,相对来说,更加机密一些。
早在乾隆年间,马嘎尔尼访华的时候,英国人就注意到了这两种报纸的存在,他们发现,要了解中国的最佳方式,就是阅读这两份报纸,比所有的道听途说都更加准确。
不过当时清朝规定,这两种报纸严禁传阅给外国人,但是这对东印度公司来说,实在不是什么难事,他们只要花点小钱,自然就能从清朝政府的低级办事员那里买到。
除了这两个消息来源以外,英国人还发现了一个更重要的情报来源,就是军机处的各种奏章抄本。
当时各省的封疆大吏,其实在北京都有一个办事处,他们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收买军机处的文员,把所有官员还没有公开的奏章,秘密的抄录出来,让这些远离中枢的官员们,能及时掌握朝廷的动向,确保自己在政治斗争中获益。
而这条途径,也被英国人发现,他们也出重金收买这些官员身边的师爷们,获得这些情报。所以从嘉庆年间开始,大清王朝对于英国人来说,就是完全透明的。
唯一让英国人头痛的,就是除了传教士以外,基本上没有能够真正搞懂汉语外国人,而这帮人往往又莫名其妙的清高,要他们合作也很不容易。
因此,当马礼逊觉得自己走投无路的时候,东印度公司自然不会错过这样的人才,立刻就给他打开了一扇大门,他们太需要懂中文的人才了,所以他们绝不会放弃这个机会。
1827年,就在道光皇帝为了新疆平叛的事务,忙的焦头烂额的时候,他怎么也不会想到,每一份送在他桌子上的奏折,几个月后,也会出现在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董事会上。
这就是我再三强调的,文明发展到不同的程度,就会导致双方行事方式的不同,英国人到了这个时候,由于高出了大清一个维度,所以他们对于大清王朝来说,就是神一样的存在。
实际上根本不用等到1840年,大清王朝就已经在这场战争中输了……
(说到这里,忍不住想吐一个槽,大清王朝一直到了甲午战争失败以后,才知道自己有这个情报漏洞,朝廷对于西方列强来说,早就没有什么机密可言。
不过幸运的是,无论是太平天国运动,还是西北穆斯林大叛乱,甚至阿古柏入侵新疆,他们都不知道可以通过这个办法,轻松的了解清朝的政策方针,所以他们最后都被清政府击败,这就是文明的差距问题。)
……
“一马三射”,大概是古代骑兵的最高境界,说的是在一匹全力冲刺的战马上,在100米内,连射三箭,箭箭都要中靶,全部花费的时间,大概只有6~7秒。
这如果放在内地,恐怕就是一个武状元也很难做到,可是在中国东北,就有一个神奇的民族,其中每一个健康的成年男子,都能做到这一点。
这个神奇的民族,最初生活在中国东北的大兴安岭,以渔猎为生,有人说他们是鲜卑人的后裔,也有人说他们是女真人的一只,今天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他们了,他们的名字叫做锡伯族。
锡伯族在满人入关以前,就被并入了八旗,从此在八旗军队中,一直扮演着重甲弓骑兵,这个非比寻常的重要角色。
乾隆收复新疆以后,有一千多名锡伯族士兵,以及他们的家眷被迁往了新疆,充当农垦兵团,主要分布在北疆伊犁一带。
南疆发生动乱以后,锡伯营总管额尔古伦率领690名锡伯族士兵和索伦营士兵,被第一时间派往了南疆。
那么索伦营士兵又是什么人呢?他们是生活在我们国家东北的另外两个少数民族,达斡尔人和鄂温克人。
达斡尔人是蒙古人的一支,祖先很可能是契丹人,听听这个名字,你就知道他们是非常善于骑射的了。
鄂温克人的祖先,则可能和蒙古人的祖先相同,由于他们都是很晚才有文字的,所以现在已经很难判断了,他们在明代的时候,被称作“野人女真”,大概在明军的印象中,他们比女真人还要凶猛。
虽然到了嘉庆年间,八旗兵就已经渐渐上不了台面了,要靠杨遇春率领的绿营兵唱大戏了。可是在新疆,锡伯营和索伦营由于没有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一直过着简朴的生活,所以没有像内地的八旗军队一样,彻底腐化,因此保持了八旗军队入关前的战斗力。
他们在喀什噶尔陷落以后,来到了阿克苏,就在这个时候,张格尔派出的穆斯林叛军也打了过来。
前面说了,张格尔在英国人的指点下,拿下了南疆四城,并组建了一支10多万人的军队以后,并不满足,他从中选拔了6000人的精锐先行,主要是浩罕骑兵,企图一路北上,拿下新疆全境。
这个时候是1826年的11月,清军的援兵还没有到达,守卫阿克苏的,只有不到一千名清军。
这要是放在内地,八旗将领听到这个消息,早就拍拍屁股跑了,可是在新疆,这些来自东北的少数民族,还保持着单纯和质朴,他们居然在锡伯营总管额尔古伦的率领下,决定主动出城应战。
出城的只有600多人,却要迎战6000多敌人,而且对方的主力,是号称中亚最凶悍的穆斯林骑兵,浩罕人,当时有一个说法,叫做“百回兵不如一安集延”,就是指的浩罕骑兵。
双方在阿克苏城外80里地的浑巴什河相遇了。(地点可能在今天的阿克苏库木巴希乡,阿克苏新大河附近,不是很确定。)
浩罕骑兵装备精良,他们属于白种人血统,一个个身材高大,头戴铁盔,身披锁子甲,手持一支三米长的长矛,腰挎一柄阿拉伯风格的马刀,背上背一支火绳枪,胯下是中亚的汗血宝马,速度天下第一。
而反观清军,骑的是矮小的蒙古马,穿的是皱皱巴巴的布面甲,虽然人人都有马刀和弓箭,但是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人有长矛,火枪更是没有几杆。
现在六千多名看起来勇猛威武的穆斯林骑兵,对600名看起来邋里邋遢的,窝窝囊囊的东北人,双方即将展开一场不用谋略,不耍心眼,纯粹是硬碰硬的战斗,你认为他们谁会赢?
在谜底揭晓之前,我们来回顾一下,穆斯林平常给我们的印象,最强烈的一个,肯定是不怕死,什么人体炸弹,自杀式袭击,好像都是穆斯林发明的,应该是每个穆斯林都凶狠的不得了。
可是我们再来回顾一下穆斯林的战史,从18世纪一直到今天,似乎又让人大跌眼睛,好像又没有一件值得大书特书的胜利,都是一败涂地的故事,似乎是一群战五渣,这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
如果说18 ,19世纪,是因为穆斯林武器比较差的话,可是进入20世纪以后,似乎表现的也不怎么样,特别是5次中东战争,次次都是数量占有绝对优势,通常是几个阿拉伯国家群殴一个小小的以色列,背后还有苏联支持,但却常常被以色列打得满地找牙。
你要说是武器不行吧,似乎也站不住脚,因为苏联支援埃及和叙利亚的武器,远远比支援越南和中国的武器好得多,数量也多得多。
第4次中东战争中,埃及飞行员曾经抱怨苏联的飞机不好,结果苏联顾问一怒之下,亲自驾飞机上天,立刻就打了一个大胜仗,这才堵住了埃及飞行员的嘴。
而且同样的武器,比如米格21战机,在穆斯林的手上,就是以色列空军的活靶子。但是拿到了越南人手上,立刻就变成了神器,多次击落了当时最先进的B52轰炸机和F4鬼怪式战斗机。
特别要强调的是,埃及叙利亚和以色列人空战的时候,每次在飞机数量上,都是占有优势的,而越南人和美国人打的时候,飞机数量,不到美国人的零头。
所以,都是用同样的武器,打的也是用同样武器的对手,可是最后的结果却完全不同,你说这是怎么回事呢?
再回到我们的故事里,6000多名穆斯林骑兵,在阿訇的带领下,开始不断的呼喊着圣战口号,声音越来越大,情绪也越来越高涨。
而清军这边,没有人做动员,也没有人喊口号,大家只是习惯的沉默着,眯缝着眼睛,静静的看着对方在那里手舞足蹈。
最后在阿訇响亮的诵经声中,穆斯林士兵齐声的呐喊着,有3000多名骑兵,开始分成几处渡河,他们非常熟悉地形,过河的地方,据说连马背都淹不到。
清军看见对方渡河,也就只派出了400人,分几队去拦截对方,差一点就是一打十了。
浩罕人的汗血宝马,果然非同凡响,速度极快,清军刚刚赶到河边的拦截点,对方就快要过河了。
这个时候只见浩罕人,纷纷举起火枪,对着清军骑兵就是一阵齐射,3000支火枪发出的密集弹雨,惊天动地,空气中充满了烟雾和硫磺味。
射完以后,他们迅速的收起了火枪,举起了长矛,冲向清军。而清军则还以密集的箭雨。
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事,大家猜猜。可能谁也想不到,清军被火枪打倒了100多人,可是他们却把一千多名浩罕骑兵射下了马,鲜血瞬间就把河水染红,到处都漂浮着死尸和死马。
这还不算,很多依然骑在马上的浩罕士兵,身上也插满了箭,只是因为距离太远,没有被射穿锁子甲而已。
这一幕看起来不可思议,但恰好也体现了八旗军在入关以前的实力,所以,你也就知道了为什么装备了火绳枪的明军,在野战中打不过八旗兵了吧。
于是穆斯林士兵崩溃了,还没有冲上岸,就调转马头向回跑,汗血宝马一如既往的给力,向前冲的快,逃跑也快。
如果说这一轮是清军占了地形的优势的话,接下来的事情就有点匪夷所思了。
锡伯营总管额尔古伦决定追击,他也没有多想,直接带领剩下的200多人,就追过了河去。
站在河岸这边的3000多穆斯林骑兵,早被刚才发生的那一幕给吓傻了,看见200多名清军,追着2000多名败退的浩罕骑兵射箭,一副气势汹汹的样子,不由得魂飞魄散,也拨转马头,全都跑了。
清军追得上他们吗?当然追不上,别人骑的是汗血宝马,相当于法拉利,清军骑的是蒙古马,就是一个吉利的价格。
这就是著名的浑巴什河之战,这一仗,穆斯林一如既往的,又在处于绝对优势的情况下,莫名其妙的打输了,没人知道是为什么!
按说只要再坚持往前冲一下,最多只要再坚持一分钟,就可以短兵相接了,毕竟他们人数处于绝对优势,而且又人高马大,装备又好,肯定能把清军打垮,可是他们为什么要跑呢?他们不是不怕死吗?我实在搞不明白,难道是因为东北人都是黑社会,看着吓人?哈哈,开个玩笑。
这仗出其不意的打散了张格尔的前锋,暂时遏制了他继续扩张的势头,但是张格尔并没有打算就此住手,因为这一仗,他觉得清军占有地形优势,后面的溃败有很大的偶然性,而且还有一点点,张格尔觉得,这支部队里没有神奇的英国顾问,所以胜负不能算数。
就在这场战役以后,英国人又根据溃败回来的穆斯林提供的消息,教了张格尔和他的手下一个新战法,专门用来克制清军的弓骑兵战术,让他不由得茅塞顿开,大呼高明,心中又有了必胜的把握。
现在,他决定亲自率领将近10万人,分批北上,准备重新攻下阿克苏,歼灭清军。
这个时候已经到了1827年的二月,杨遇春带领的清军,也开始南下,出兵之前,他仔细查看南疆的地图,发现一个叫柯尔坪的地方非常重要,于是就命令他的手下,固原提督杨芳先去抢占这里,越快越好。
而与此同时,张格尔的英国顾问,也发现了柯尔坪是一个战术要点,就建议张格尔派出最精锐的部队,迅速去加强那里的防守。
双方同时赶向了柯尔坪,一场大战即将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