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我们会认为,选择一个比较先进的政治制度,肯定会比选择一个比较落后的政治制度,更有利于国家的发展,那么历史真是这样的吗?
郭嵩焘这个名字,今天的中国人,大概没有几个人知道,就像刘铭传,张树声一样,这些湘淮系的洋务派人士,他们的所思所想,远远超越了那个时代,他们对后来的中国历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也许是害怕他们的光芒,压住了后来的跟随者,所以不论是民国,还是后来的新中国的历史学家们,都尽量避免谈到他们,不然孙中山以及后来的其他革命党,就不是把西方的新思想,引入中国的第一人了。
那么他们究竟做了什么,值得这么高的评价呢?
一切都要从1876年说起,在中英签订烟台条约以后,“反动保守”的慈禧太后,不顾铺天盖地的反对声,决定支持洋务派的建议,第一次派朝廷的重臣,曾经署理广东巡抚,现任福建按察使的郭嵩焘,作为大清公使,前往伦敦。
出发之前,慈禧太后特别召见了郭嵩焘,要他此行务必留心观察,研究一下英法这些化外的蛮夷,为什么如此强悍,竟然远远超过了崇尚礼教的大清,把所见所闻,一定要及时向朝廷汇报,帮大清找找发展之路。
慈禧太后能有这样的见识,肯定会大大出乎很多读者的意料,事实上,如果你真正的了解清代历史,你会发现,在戊戌变法之前的慈禧太后,和戊戌变法之后的慈禧太后,完全是两个人,一个开明通达,是治国之能君,一个狭隘保守,犹如一个神神叨叨的怨妇,两者之间的差距之大,你很难想象,这竟然是同一个人。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反差?其实和康有为谭嗣同等人有很大的关系,真实的戊戌变法和我们所听到的戊戌变法,完全不是一回事,它既不光荣,也不伟大,就是几个初出茅庐的理想主义者,好心办坏事的悲剧。
如果说的刻薄一点,也可以说是一群“妄人”,因为无知而策划的一场闹剧,正是因为这场闹剧,大清才彻底跌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以后有机会,我可以给大家讲讲详细的经过,这里就不多说了。
1877年,中国第一个驻外使馆,在伦敦诞生了,郭嵩焘也成了中国名副其实的第一个外交家,他的第一次外交斡旋,就是协调中英在新疆问题上的分歧,不过这个我们稍后一点再说,我们先说说他,另外做出的一个“重大贡献”。
按照慈禧太后的嘱托,郭嵩焘在驻英期间,全方位的考察了英国社会的方方面面,特别是英国政府的组织方式,而且他还多次旁听了英国议会的辩论,这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中国人其实是非常聪明的,没有多久,郭嵩焘就敏锐的意识到,英国之所以强大,并不是因为它更会造洋枪洋炮,而是因为它有一套先进的政治制度,君主立宪加议会民主,这才是它强大的关键。
这个认识,让他一下子就茅塞顿开,立刻超过了其他的洋务派官员,成了中国开眼看世界,而且是真正看明白了的第一人。
他把自己的这个发现,写成了一个小册子,叫做《使西纪程》,发回了国内,可能让所有的读者都出乎意料的事,无论是慈禧太后,还是恭亲王,又或者是李鸿章,读了以后,居然都很有感觉,于是就让总理衙门,把这本小册子刊印发行,作为一次政治试水。
可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却出乎大家的意料,这本被最高层政审通过的小册子,却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几乎所有的读书人全都齐声叫骂,声音之大,完全出乎帝国最高层领导者的想象。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会奇怪了,为什么慈禧都不反对的事情,普通读书人会这么愤恨呢?
因为19世纪的英国民主,和我们今天所知道的西方式民主,是有很大的区别的,当时的英国国王是有很大的权利的,并不是一个傀儡,掌握着所有议题的最后裁决权,至于他用还是不用,那是另外一回事。
所以在慈禧看来,英国方式完全可以接受,而且通过君主立宪,可以进一步加强王室的合法性,确定天下的军队都属于王室,可以化解汉族军阀所带来的潜在威胁,这也是符合慈禧的利益的。
而至于议会政治,英国和美国是截然不同的,它并不是一个三权分立,互相制衡的政治制度,只是一个帮助国王做出决策的体系,所以慈禧也没有反对的必要。
不仅仅慈禧不反对,就连恭亲王和李鸿章也觉得,议会制度对他们有好处,可以让自己的地位得到合法的保障,皇帝再也不能想杀就杀,想撤就撤,对自己有百利而无一害。
而且贵族院和平民院的设计,也就是国会上议院和下议院的设计,让恭亲王和李鸿章都觉得,有了自己的舞台,可以让自己,有更大的施展抱负的空间,所以他们为什么要反对呢?
因此晚清的历史在很多时候,真的和我们想的不一样,李鸿章手下的淮系重臣,两广总督张树声,一直就在不遗余力的呼吁建立议会制,如果没有李鸿章的支持,他怎么敢说出这么离经叛道的话?
甚至直到张树声临死之前,他给朝廷上的最后一封奏折里,依然在大声疾呼:“夫西人立国,自有本末,虽礼乐教化远逊于中国,然驯致富强,具有作用,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一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为体也;轮船大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步趋,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果足侍焉?”
我简单翻译一下,这段话的大致意思就是,西方人成功的关键,在于学校和议会制度,这才是他们的根本,相反,轮船大炮,洋枪水雷之类的,都只是这个制度的产物,如果我们不去学他们的制度,而只是追求这个制度的产物,是不是走错了方向?不论我们怎么努力,那永远也追不上他们,就算我们有再强大的舰队,也不可能高枕无忧。
听完了这段话,你有没有感到一点震惊?这段文字写于1884年10月,甲午战争爆发的11年前,时间早的,有没有一点出乎你的意料?
可是历史常常让人哭笑不得,这个看来非常明智的政治改革方向,无论是慈禧太后,还是恭亲王,又或者是李鸿章,所有的这些当权者,虽然全都暗中支持,可是反对的声音实在是太大了,这不是来自一个人两个人,而是整个社会的所有阶层,这个国家赖以生存的根基。
因为郭嵩焘的这个小册子,实在是太震撼了!太毁三观了!他介绍给大家的西方世界,简直犹如天方夜谭,当时的人完全不能理解,甚至不相信他说的是真话。
而他所倡导的一切,对大清国的人来说,更是犹如鬼话连篇,也是完全不能接受的,因为这意味着信仰的破灭,一个不遵从孔子的社会,怎么可能如此美好呢?!
所以郭嵩焘的这个小册子,除了上述的极少数明白人以外,其他的人都觉得,这简直是妖言惑众,他们骂他:“诚不知是何肝肺?”说他“藐视朝廷”,“议论黄旗”,“违悖程朱”。
湖南参加会试的学子,甚至聚集在一起,准备去捣毁郭嵩焘的住宅,几乎就要酿成动乱了,朝廷上更是乱成一团,弹劾郭嵩焘的奏章,有如雪片一样的飞向慈禧的案头。
一看到这个情况,聪明绝顶的慈禧太后知道,这本书犯了众怒了,一开始她还想保郭嵩焘,后来看见群情汹汹,她赶紧见风使舵,发旨训斥郭嵩焘,和他划清界限。
恭亲王和李鸿章也害怕了,马上表态,刊印之前,自己并没有“仔细”看过这本书,不知道这中间,竟然有这么多胡言乱语。
于是所有的人都退缩了,朝廷下令收回所有的小册子,一律焚毁,这次政治试水,还没有开始,就已经胎死腹中了。
但是郭嵩焘的这个小册子,虽然被禁了,却让很多人也大开了眼界,悄悄的把它抄了下来,秘密开始流传,还有很多人读了以后,居然兴奋不已,议会制从此就变成了极少数维新派心目中,大清国最理想的发展方向。
几年以后,他们中的勇敢者,又开始重提这个议题,我们前面提到的李鸿章的部下,两广总督张树声,就是其中的领军人物。
可惜的是,能理解的人太少,绝大多数人对这种想法,依然嗤之以鼻,巨头们也只敢暗中观望,没人敢站出来公开支持,慢慢的,这种声音就变得越来越弱了,渐渐就消失了。
晚清的第一次政治改革尝试,就这样无疾而终了,抹杀它的,即不是“反动愚昧”的慈禧太后,也不是“昏庸无能”的恭亲王,更不是“卖国求荣”的李鸿章,而是除了这几个“坏蛋”以外,全天下的人。
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提一下同时代的日本,他们也在几年前,第一次派人出国考察,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岩仓使团。
他们在世界上转了一圈以后,最后决定向德国学习,走军国主义的道路,这个选择,多少有点出人意料。
要知道不论是郭嵩焘,还是后来其他的大清官员,他们比较了各国的政治制度以后,一致认为,美国的政治制度最好,但是大清不能用,原因不言自明,法国的太乱,德国的太专制,只有英国在各个方面最均衡,所以应该是大清学习的好榜样。
这个看法从常理上来说,绝对是正确的,所以后来,很多大清的维新派官员,都不断的呼吁,要向英国学习,进行政治改革,我们前面提到的两广总督张树声,就是其中声音最大的一个。
因为任何一个稍微有点头脑的人都知道,要学就学最好的,总不能学最差的吧,否则岂不成了傻子?
可是日本人转了一圈以后,却得出了一个相反的结论,英美的政治制度虽好,可是习惯了儒家学说的日本社会,根本无法理解,相反德国的政治制度虽然落后,却最适合日本。
因为德国搞的是开明专制,日本搞的是封建专制,从封建专制走向开明专制,难度并不是很大,相反要从封建专制一下子变成民主制度,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日本当时著名的改革家,大久保利通就曾经说过,如果你要改革,就必须冲破社会上的各种阻力,靠慢慢说服,显然是做不到的,唯一的办法,就是用铁和血来推广,可是你既然用了铁和血以后,你又怎么学英美呢?因此日本只能向德国学习。
所以日本人是在1873年,大清是在1877年,面对积贫积弱的现实,双方不约而同的想到了,要到国外去看一看,去找找解决办法,想要求变。
大清选择了一个高大上的解决方案,日本选择了一个务实的变通之道,大清想搞议会制,但是从来没有得到社会的认可,不要说付诸实践了,甚至连讨论都进行不下去,最后一事无成。而日本选择了向德国学习,搞军国主义,看似落后,从此却走上了腾飞之路。
理想总是很丰满,现实总是很骨感。
但是不管怎么说,郭嵩焘是第一个让大清的人,知道了外面世界的真实情况,也是第一个让大清的人,开始怀疑起,大清的体制有问题的,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
不管他的药方抓的对不对,至少他发现了病因,从这一点来说,他的贡献是无与伦比的,他和张树声,刘铭传等人,都是那个时代伟大的先行者,正是由于这些人勇于探索,点起了一盏盏的明灯,驱散了周围的黑雾,中华民族才能不断的向前,他们永远值得我们纪念。
当然,郭嵩焘既然是一个人,那他就一定有缺点,而他的缺点和他的优点,却都是同一个问题,那就是他太崇拜西方了,所以自觉不自觉之间,他更愿意接受西方人所说的一切,这让他在新疆问题上,不知不觉地中了英国人的圈套。
1877年4月,俄土全面开战以后,英国人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他们陷入了一个两难的境地,一方面,他们害怕土耳其人战败,让俄国人南下成功,在地中海沿岸获得立足点。
另一方面,英国当年为了克里米亚战争,所付出的巨大伤亡,现在依然记忆犹新,英国社会的舆论,强烈反对再次卷入这场战争,他们不愿意让英国青年的鲜血,撒在遥远的巴尔干土地上。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英国驻印度总督李顿,提出了一个战略设想,煽动中亚的穆斯林叛乱,给予他们全方位的支持,让他们在侧翼牵制俄罗斯,让俄罗斯不能把所有的兵力,都投入巴尔干战场,缓解土耳其方面的压力。
阿古柏自然也就再次变成了,英国人对付俄国人的一个重要棋子,制止左宗棠的西征,确保阿古柏政权的生存,变成了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
伦敦的报纸上,政治风向再次发生了变化,建议英国政府不要干涉新疆的题目不见了,吹捧阿古柏,丑化清军的标题,比比皆是。
在这种情况下,英国政府再次出面,开始干涉新疆事务,1877年,回国述职的英国驻华公使威妥玛,和大清驻英国公使郭嵩涛,就新疆问题,进行了多轮磋商。
说实话,当时的洋务派人士中,除了左宗棠以外,几乎都是主张放弃新疆,专营海防的。郭嵩焘自然也不例外,他在1875年曾经公开上书,支持李鸿章的海防论,主张放弃新疆的。
既然有这样的立场,再加上他对英国人又抱有好感,所以你可以想象,他很快就和威妥玛达成了一个协议,无外乎就是阿古柏认大清为宗主国,左宗棠停止继续进军等等。
这个初步协议又被汇报给了北京,然后又被摇摇摆摆的中央政府,转发给了左宗棠,征求他的意见,自然又被左宗棠严辞拒绝,
虽然这种事已经发生了无数回了,可是这一次,却引起了左宗棠的震怒,因为以前都是英国人不断的提条件,虽然烦人,但是必须回复,北京发来征求左宗棠的意见,说起来也是天经地义。
可是现在郭嵩焘作为大清驻英公使,也不和左宗棠通个气,就擅自草签了一个六点协议,这完全是彻头彻尾的拆台行为,你说左宗棠能不愤怒吗?
不仅仅如此,每一次发生这种情况,都会给各地负责提供协饷的省份,抓住作为一个借口,乘机拖欠对西征大军的补给,这简直是拿几万正在新疆浴血奋战的将士,他们的性命当做儿戏,你说左宗棠能不暴跳如雷吗?
左宗棠因此深恨郭嵩焘,和他割席断交,事隔多年以后,两人曾经碰巧见面,左宗棠依然为了此事,大骂了郭嵩焘,你可以想一想,左宗棠的怨气有多深。
因为这个时候的左宗棠,他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了,面对朝廷这样的舆论环境,他只要输掉一次战役,很可能就会让整个西征泡汤。
不仅仅如此,甚至只要刘锦棠的动作,稍微慢那么一点点,这仗也打不下去了。因为自从刘锦棠南下开始,俄国人突然背信弃义,拒绝签署新的购粮协议,停止向西征的大军供粮了,那么俄国人为什么突然会做出这样的举动呢?
因为一方面,清军势若破竹的进攻,震惊了俄国人,站在他们的角度上,他们希望双方打个两败俱伤,如果清军打成了一面倒,伊犁问题马上就会摆到桌面。
而这个时候,俄国人正在和土耳其人打的不可开交,他们担心在这种情况下谈判,会受到大清的要挟,他们捞不到什么油水。
因此他们希望,把左宗棠收复新疆的战事,至少能拖到俄土战争结束以后,这样到时候,他们才有精力来解决伊犁问题。
而另一方面,为了避免中亚的穆斯林,在英国人的挑拨之下,发动全面的叛乱,造成俄国两面受敌,所以俄国人决心改善和阿古柏之间的关系。
他们的特使,也就是发现普式野马的那个家伙,此时正前往库尔勒,和阿古柏会面,而停止向清军供粮,被当作了向阿古柏示好的一个手段。
所以当左宗棠会见俄国使者,听到他带来俄国停止向清军供粮的消息的时候,虽然他故作镇定,表示有没有俄国人的粮食,大清收复新疆的决心,都绝不会动摇。但是他内心知道,这仗最多只能打到5月初,也就是农历的3月底。
如果届时清军不能拿下吐鲁番,占领托克逊,清军就必须撤回乌鲁木齐,那样将会在朝野,掀起一场轩然大波,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政治风暴,在等着他,所以你说左宗棠的压力有多大?!因此在这个时候,突然看见郭嵩焘的议和条文,他又怎么会不火冒三丈?
现在左宗棠把所有的宝,都压在了刘锦棠身上,而对于刘锦棠来说,他只剩下几天的时间了,那么他能创造奇迹吗?
前面我们说到,刘锦棠率领几千骑兵,故意跳进了白彦虎的包围圈,他的目的,是要把白彦虎打痛打哭,把他彻底打崩溃,他能做得到吗?
他当然能,因为他是刘锦棠,大名鼎鼎的飞将军,他总能做出敌人意料不到的事情,就在白彦虎的伏兵,从四面八方冲了出来的时候,刘锦棠已经选择好了一个最佳的防御阵地,他率领骑兵,迅速抢占了一个废弃的村庄,然后全体下马,开始布置防线。
很快敌人就冲了过来,但是清军并不急着开枪,当敌人冲到了只有几十米的地方的时候,刘锦棠一声令下,隐藏在各种隐蔽物后面的清军,突然露出头来,毛瑟弹仓步枪射出了密集的弹雨,把敌人一片一片的犁到,瞬间就有数百名敌人被击毙。
可是白彦虎也是王八吃了秤砣,铁了心了,他一面不断的组织攻势,持续不断的发动冲锋,一面让人把大炮推了上来,他要把这个村庄炸成平地。
白彦虎的大炮,全部都进入了阵地,胜利的天平,似乎正要倾向穆斯林叛军,可是还没有等他们来得及打响,忽然在他们的身后,响起了密集的枪声,纷飞而至的炮火,打得他们抱头鼠窜。
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清军的步兵及时赶到了,从穆斯林叛军的身后攻击他们,这个突如其来的意外,把白彦虎给惊呆了,他忽然明白,不是刘锦棠中计了,而是他中计了!
白彦虎再次崩溃了,包围圈中的清军骑兵,全体上马,开始发动了反冲锋,穆斯林叛军在内外夹击之下,顿时溃不成军,刘锦棠追出了30里地,斩首2000多人,只用了不到半天的时间,就破掉了白彦虎精心设计的圈套,拿下了托克逊,再次实现了飞一样的速度!
那么在吐鲁番,现在又是什么情况呢?马人得这时正洋洋得意,受阿古柏之子海古拉的委托,在土耳其军官的协助之下,他负责指挥吐鲁番的保卫战。
两天之前,他的探马带来了消息,刘锦棠没有前往吐鲁番,而是分兵前往了托克逊,这让他喜出望外。更让他高兴的是,一天之前,就在张曜和徐占彪兵临吐鲁番城下的时候,他的探马告诉他,刘锦棠的军队,在距离他200里地之外,原地休息。
他觉得,这是真主对他的眷顾,他终于可以集中所有的兵力,去迎战张曜和徐占彪了,不用再担心刘锦棠了,他现在手下有3万多大军,装备精良,他完全有把握全歼张曜和徐占彪,为什么他这么有把握呢?
因为他打算给张曜和徐占彪挖一个坑,让这支远道而来的清军,掉入他的埋伏圈,他先派出了1万多人迎战清军,不过并不是真打,而是诱敌深入。
他把自己的主力埋伏在吐鲁番城外,等到清军追击这1万多诈败的穆斯林叛军,队形大乱的时候,他的主力突然杀出,从两翼迂回,包抄清军。
到时候清军必然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守则面临全军被围,退则必然全军崩溃,他要报古牧地大败之仇,他要证明自己的价值。
战局的发展,完全按照他的预想,清军掉入了他的陷阱,虽然奋力左支右挡,可是在他看来,那不过是困兽犹斗而已。
中午时分,清军的两翼渐渐不支,开始节节败退,久经沙场的马人得知道,时机到了,是时候发出最后致命的一击了,他命令所有的预备队,全部投入战斗,胜利已经在向他招手。
但是就在马人得洋洋得意的时候,突然在他的背后响起了马蹄声,他回头一看,几千名骑兵正铺天盖地的向他冲了过来,他懵了,以为自己眼花了,他实在想不明白,这是从哪里钻出来的清军?
这就是刘锦棠留下的,那支距他200里地外的清军,前面我们说了,刘锦棠给罗长枯下了一个命令,让他停止向吐鲁番进军,原地待命。
为什么他要下这个命令呢?当时的清军将领,全都大惑不解,现在他们终于明白了,这就是为了麻痹马人得,让他有信心派出全部的军队,去和张曜徐占彪野战。
不然的话,如果马人得据城死守,那就算刘锦棠有天一般的才能,他也不能违背物理规律,面对城高墙厚的吐鲁番,没有几个月是绝对攻不下来的。
所以刘锦棠要走一步险棋,他要赌张曜和徐占彪至少能坚持半天,这样他才敢在最后一天之前,命令他的骑兵部队出动,然后在一昼夜的时间里,急行军200里地,在中午的时候投入战斗。
刘锦棠赌赢了,马人得果然倾巢而出,想在野战中,凭借人数优势,歼灭张曜和徐占彪,事实上,他也差一点点就做到了,但是这一点点,只不过是刘锦棠留给他的幻想而已。
当罗长枯率领6个营的清军骑兵,突然出现在马人得身后,发起冲锋的时候,马人得已经无兵可调,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清军骑兵,从背后冲垮了他的战线。
即将崩溃的张曜和徐占彪两军,也看见了这只突然从敌军背后杀出的清军,顿时士气大震,全军发动了反攻。
穆斯林叛军一败涂地,三万多大军乱成一团,在清军的前后夹击之下,死伤惨重,除了少量的骑兵逃走以外,一万多人被击毙,剩下的一万多人被团团围住。
马人得知道,一切都结束了,他和剩下的人全都丢下了武器,乖乖的跪在地下,全部成了俘虏。
吐鲁番这座海古拉精心设防的坚城,只用了不到一天的时间,就变成了清军的战利品,清军缴获了不计其数的枪炮,弹药库里,居然还有30多万斤的军火,粮食也堆积成山,如果不是刘锦棠的神机妙算,真不知道要付出多少伤亡,才能拿得下这座坚城。
12天!只用了12天的时间!刘锦棠从乌鲁木齐出发,仅仅只付出了微乎其微的伤亡,就突破了阿古柏6万多大军的防线,接连攻下了达坂城,托克逊,吐鲁番,逼的阿古柏全军退到了库尔勒,这简直是人类战争史上的一个奇迹。
不过由于俄国人卡了脖子,停止了供粮,清军也不敢继续向前了,双方又进入了对峙状态,下一场战役,要等到秋收以后了,但是就在这个时候,突然发生了一件震惊中外的奇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