牺牲品
打开世界地图,显而易见的是,市场经济在过去几百年都是由海权经济极为发达的国家引领。
如果说英国是岛国,那么,美国就是超大岛屿,都拥有着海洋的保护。
与之对应的是,欧亚大陆却庞大而复杂,沉重的历史纠葛不说,要想完全统一也是难度极大。
所以,即使从地理来看,海权国家也是成本高度可控,陆权国家则是苦于各种成本的管理难以自拔。
现在美国处处针对中国,这个早已是路人尽知的事情了。然而,这背后其实还有着更为深维度的缘由。
大家回忆一下,被老美经常挂在嘴上批斗的就是我们对外输出过剩基建产能的“一带一路计划”。
为何这个计划如此被美国敌视?
试想,如果中国的一带一路计划将俄罗斯的能源、德国和法国的中高端制造业、东南亚的初级代加工和农业等全部串起来了,那等同于中国获得了组建全球新的产业链体系的隐形能力。
而从经济体量来说,中国经济足够大,从而可以在一开始就撬动全球各地的资源为己所用。
那么,美国人怎么办?美国抽谁的银子?
这近乎是新陆权大国对传统海权大国的一次实质性的挑战,是美国难以承受的巨大战略风险啊。
————————————————
而今,通过人为制造乌克兰危机,让俄罗斯非常难受,终于出手,瞬间就把俄罗斯与法德的经济合作关系直接搞僵了。
这个时候,中国要想通过撬动欧亚大陆的各项资源,那就要困难太多了。
法德会对中国处处防范,俄罗斯又希望中国的立场要有所偏向,而中国对外的投资越来越多,自然也是处处受到掣肘。
同时,美国再用虚幻的印太经济战略忽悠印度,现如今印度已经感觉仿佛马上就要取代中国的产业地位一般。
就这么几招,直接就把陆权大国的崛起战略给瓦解于无形。
理解了这个逻辑,再去看看英美的做法就很可以看懂。
英国比其它欧洲国家更加疯狂的叫嚣俄罗斯的举动,本质上就是希望欧洲大陆内耗,从而让英国坐收渔翁之利。
美国则更绝,是希望整个欧亚大陆、连同非洲和中东,都是四分五裂的。
只有如此,英国才可以对欧洲“抽佣”;只有如此,美国才可以对整个欧亚非大陆进行系统性、大尺度抽血。
所以,无论这次美国付出了多少代价,但是,最起码,拜登在终极战略上,是非常成功的。
看似处处针对俄罗斯,然而,从顶级战略而言,真正打击的是中国。
不要忘记,我们去年提出“国内大循环为主,双循环为辅”。
在中美产业链混战的背景下,这个“双循环”中的外部循环,越来越多的依赖欧亚非大陆的经济体,而不是针对英美。
这是由于中国自身内需严重不足导致的,是必须要走成功的一步。
可是,美国玩的是“蛇打七寸”,直接用这个方式大幅增加中国开拓海外欧亚非大陆新市场的难度、成本和不确定性。
这也就意味着,中国后续必须强化国内需求的提振,否则就会在不久将来出现严重的产能过剩。进一步来说,产业升级越成功,产能过剩越夸张。
因此,后续中国如何更好的撬动全球需求,现在来看,将是一道世界级的难题了。
从这个角度而言,海权经济又一次压制住了陆权经济崛起的势头。
———————————————
当然,美国为此付出的代价也是惊人的。
乌克兰危机这么折腾下去,通胀飙升、经济衰退、不确定性增加,将会是明显的三重压力。这三重压力会相互强化,进而让去年开始的全球实体经济危机进一步升级,让滞胀变得更加明显。可以想见,各国央妈们其实已经没有多少政策子弹了。
但是,即使如此,美国目前的战略依旧是利大于弊。
通胀是有办法对外甩锅的,可是一旦经济影响势力版图被陆权经济国家抢走了,那就是釜底抽薪的事情了。
孰轻孰重,可以说是一目了然。
有意思的是,一边打,一边普大帝宣布“俄罗斯仍是全球经济的一部分,俄方不会对全球经济体系造成损害”,甚至还保证不会放弃在关键合作领域达成的国际协议。
很明显,当前全球产业链体系对于每个经济体都是极为关键的,甚至就是决定经济生死的,都离不开。牛逼如大帝,也逃不过真香定律。
需要指出,当前全球产业链体系依旧是以美国内需为锚的,这点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所以,普大帝跳的再猛,但是,还是离不开美国人所搭建的平台。
这就像某个直播头部牛逼到爆,可最终还是人家电商平台才是最大获益者。
当然,本次乌克兰危机也透露出二战后秩序的重大拐点。
不要忘记,冷战后,世界各国在经济全球化产业链分工合作的重大前提是基于国际法的和平秩序,如今则荡然无存。
经济上坡路时代,相互合作做生意成就彼此;经济下坡路时代,对外buy war,也就成了一门谋生的关键性产业。
只不过,普大帝是真的开始玩热战的风向标罢了。
可以想见,未来各国之间相互buy war拉行情将会是时代的标配。
毕竟,没有新一轮技术革命出现,全球就是存量经济。存量经济时代,为了安全感,相互抢夺更多的份额是生存铁律。
买卖不成仁义在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美国人这次玩的很6,但是,全球治理的成本也变相提高了。
未来美国是否能够扛得住全球治理成本长期拉升,将会是考验人类智慧的重大课题了。
起码目前而言,我对此信心不足。
所以,我只买国运,毕竟,这里是我们的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