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个问题:
现在有一个机会,选择A的话,100%收益100万;选择B的话,有50%的几率收益是0,50%的几率收益1000万。你会如何选择。
按照数学期望,A的期望值是100万*100%=100万,B的期望值是0*50%+1000万*50%=500万,显然B方案更有利。
但是我们设想以下情况:
情况一:我身家十亿。
100万和1000万对我来说差别不大。
毫无疑问我会选择B方案;
情况二:我身家一百万。
选择100万我身家翻倍、选择1000万我身家扩大十倍,大不了一分钱不挣我还有一百万。
那么我宁可赌一把,因为一百万到一千万的差距还是很大的,靠我自身的努力可能是遥不可及;
情况三:我资产几乎为0。
选择100万我马上有钱,选择1000万我有可能还是一穷二白。
与其冒险赌1000万,不如100万落袋为安。
这就是穷人和富人面对相同的思维差异。
富人看收益,穷人看风险。
结果是明明数学期望更高的方案,在穷人眼里却成了不可选择。
我们再把问题更进一步:
上面的问题中,付出的成本是0.
假如需要付出100万的成本呢?
还是三种情况会做什么样的选择?
答案显而易见:身家十亿的富人还是会选择B;身家一百万的人就只能选择A,否则他可能赔上全部身家;身家几乎为0的人根本没有选择的资格。
在这种情况下,身家一百万也成了穷人。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心理学家Kahneman·D的畅销书《Thinking,fast and slow》中,已经做了完美的建模和论证。书中的结论,读者可以自行查阅,在此我只说与本命题有关的结论:收益与损失的预期比例是2.5:1的时候,在人的心理感受中二者相等。上述第二个需要付出100万成本的命题中,也就是预期可能损失100万的时候(选择方案B可能损失100万),选择A方案和选择B方案的分水岭,是身家250万。
可用资产低于250万,就不愿意接受可能100万损失而选择稳妥的A方案;可用资产高于250万,那么损失100万就是可以接受的,宁可选择方案B赌1000万收益。
也就是说,付出成本低于40%的(100万除以250万等于40%),倾向于更高的收益;付出成本高于40%的,倾向于避免风险。
所以富人越来越富,他们会选择数学期望更大的投资机会,相同的选择B方案10次,富人5次投资失败损失合计500万元,但成功5次收益5000万元,累积收益4500万元;
所以穷人越来越穷,他们只能按部就班选择风险更低的投资机会,相同的选择A方案10次,即使穷人投资10次全部成功,累积收益也才1000万元。
带给我们的启示就是,你应该尝试用你的资产的40%去博取更高收益,留下60%作为保底的风险线。
这可是诺贝尔奖得主给你指明的“路子”啊!
这也是穷人思维和富人思维的差异啊!
那么,你有没有剩余40%的可用投资,就是你能不能撬动人生的关键节点。
我们再进一步,直接说明这个40%的指导意义:
60%的保底线,是用来支付日常开销、吃穿住用、房贷养车等等所谓的“刚性支出”。
你给自己列一个表,把刚性支出计算一个总数。
比如房贷每年8万元、养车1.5万元、吃穿住用4万元,再加上其他的,等等,合计15万元。
那么你的现金流每年需要15万÷60%=25万元,你才有机会撬动人生。
你的投资幅度为25万元(流动资金总额)-15万元(刚性支出总额)=1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