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在这里提个问题,请大家试着回答一下:
为什么剧情的一开始,检察长季昌明在同意最高检“拘”的意见的情况下,还非要拦着陈海直接去拘捕丁义珍的行动,在这个节骨眼上去给省委汇报,恰好省委对于“规”和“拘”的意见不一致,直到育良书记请示了沙瑞金以后才决定“拘”,浪费了大量时间,以致于让丁义珍有机可乘逃之夭夭?
其实季昌明自己是没有主意的,所以不管按流程还是按自己的立场,都必须向省委汇报。季昌明在会上说出同意“拘”的意见,并非是他已经确定的意见,实际上是已经看到了省委传达出来的意见以后才决定的自己的意见。
何以见得?
李达康基于林城投资商出逃的教训也必须要“规”,祁同伟为了争取李达康的一票,同时为了给丁义珍创造操作空间也赞成“规”的意见,虽然陈海坚持要“拘”,但是官职低微说话可以忽略不计。那么就只剩下现场的高育良和季昌明的两票的归属,而且同时要注意在场官职最高的是高育良。
此时就非常微妙,换做你是季昌明,你的最好的策略就是和育良书记保持一致。(祁同伟本来最好的策略也是依附官职最大者,可他有丁义珍的把柄所以不得不保丁义珍。表面上他是为了拉票,实际上是为了保丁义珍,这也是为什么祁同伟抢在李达康之前表态支持“规”,现在这么说不算是剧透了吧)。
那么高育良的意见呢?
假如他赞同“规”,那他根本不必表态,祁、李已经表态完毕他顺水推舟直接确定即可。可是高育良却在祁、李表达意见之后征求季昌明的意见。
季昌明现在就尴尬了:他摸不准高育良的心思。
祁同伟本来是高育良的门生,那么祁同伟就应该是高育良的传声筒。
但是此时他敏锐的发现高育良并没有顺水推舟确定方案,这样高育良的心思可以有两种解读:一是尊重所有在场的人的意见,要让所有人都发言;二是高育良不支持“规”,祁同伟并非得到高育良的授意才表达了“规”的意见。这二者都有可能,于是老谋深算的季昌明模棱两可的陈述了两者的利害关系,这样不管高育良是基于以上两者意见中的哪一项,起码季昌明没有站到错的那一方去。
随后高育良又征询了陈海的意见。
在所有人都表明立场以后,高育良的第一种解读已经完成的情况下,再次征询季昌明的意见,季昌明就明白了:育良书记不赞同“规”的意见,否则高育良已经可以拍板决定了(至于要和小编抬杠说沙瑞金的意见才是最大,小编可以请你参考后面的剧情:为什么沙瑞金的第一次常委会、在请来了陈岩石做完了洗脑工作以后、依然不得不采取冷冻所有升迁的保守策略的原因,也同样是高育良已经挟持了大多数人的意见从而对一把手形成了优势逼迫一把手不得不按高育良的决定来执行,这就是官场中的微妙。)。
于是季昌明现在就准确的抱上育良书记的大腿,明确表达了“拘”的意见。后面的剧情不再赘述。
写这么多,只是为了表达:季昌明的意见实际上是在会议上才形成的,而不是在拦截陈海的时候就有了主意。
是不是有点大跌眼镜的感觉?前文中我故意把“老谋深算”四个字加粗,是不是和大家的定势思维里面的季昌明的“谨小慎微”“唯唯诺诺”“毫无主见”等大多数形容词性质完全相反?
由此而引出本文的重点:打破定势思维。
渔已发货,以下发鱼。
遇到分期,就是“抢钱”。
也无怪玩家有这样的思维定势。普遍认为分期费率最低的大妈行,0.42%的月手续费率其实折合年化实际利率也粗算为10.08%,0.83%的月费率折合年化实际利率粗算为19.92%。真的是抢钱。于是,分期=抢钱的思维定势就固定了下来。
但是换个角度来看,反而认为此举却是良心大作。对,又颠覆认知了,抢钱和良心又是一个对立面。
于是在这里,抢钱瞬间转换成了良心,只是看你的思维定势有没有被打破。
撸卡的路子是层出不穷的,任何路子都最终免不了被传播而死掉;比路子更重要的是思维,有思维就有层出不穷的路子,而不是抱着一个路子撸到死拒绝分享等到路子死了别人也不愿和你分享。
所以欢迎大家来一起思维碰撞,迸发更多的思维,产生更多的路子。